公告:
精彩视频
爱小车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09:57:4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anordinaryman 的帖子

我昨天晚上已经预见到你会有长篇大论来辩论,虽然有点怕坏了这个帖子的良好氛围,但是还是要指出你的错误。
因为你身为版主,说出来的理论如果有偏颇之处对别人的误导会更严重。

你说的那个地面温度图表纸,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多少年来都没有更改过?也许有十几二十年?厂家当然只能根据基本的温度情况来给自己出品的不同度数轮胎来标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目前无刷动力的强大和几十年前的有刷动力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对于轮胎所产生的热量要远远大于以前。根据图表所示的地面温度范围只是选择轮胎度数的一个初始的参考,这点对于没有玩过车或者经验不足的玩家来说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有经验的玩家来说就不一样了。

马达王说的17度地面,如果用32轮胎都过温,是完全事实存在的,因为轮胎的温度上升和摩擦是息息相关的。就像F1赛车的轮胎跑完之后为什么能有100多度的温度呢?难道地面会有100度?你不会为了去适应17度的地面一定要用28度的轮胎而去降速或者更改设定让轮胎不过热吧?这点有大脑的人都会知道原因,同样的地面,如果你跑的是卡丁车,那么你的轮胎温度可能就只有70度,我想这样举例你应该能明白了。




feng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10:25: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马达王 发表于 11-7-8 01:09
杜汶泽演绎3D肉蒲团观后感(限定胎使用策略版)
点解好地地一套新胎要放去平时练习用
点解比赛允许有优惠买 ...

试胎水的时候场地抓地力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测试效果,怎样去判断呢?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10:45:2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本帖最后由 anordinaryman 于 11-7-8 12:39 编辑

回复 爱小车 的帖子

“你说的那个地面温度图表纸,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多少年来都没有更改过?也许有十几二十年?厂家当然只能根据基本的温度情况来给自己出品的不同度数轮胎来标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目前无刷动力的强大和几十年前的有刷动力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对于轮胎所产生的热量要远远大于以前。根据图表所示的地面温度范围只是选择轮胎度数的一个初始的参考,这点对于没有玩过车或者经验不足的玩家来说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有经验的玩家来说就不一样了。

马达王说的17度地面,如果用32轮胎都过温,是完全事实存在的,因为轮胎的温度上升和摩擦是息息相关的。就像F1赛车的轮胎跑完之后为什么能有100多度的温度呢?难道地面会有100度?你不会为了去适应17度的地面一定要用28度的轮胎而去降速或者更改设定让轮胎不过热吧?这点有大脑的人都会知道原因,同样的地面,如果你跑的是卡丁车,那么你的轮胎温度可能就只有70度,我想这样举例你应该能明白了。”

图表所示的应该是轮胎适应操作温度范围而不是地面温度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的中间值应该是最能保持轮胎状态的温度,所以用地面温度作为参考而选用,我从TT01有刷23T玩到现在T32011无刷3.5R都是用这个准则用胎,并没有出现与理论相违背的情况,才说出来给新人参考,若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把正确的理论/做法说出来,比花篇幅在我个人身上不是更好吗?此外,厂家的图表是标示轮胎在温度方面的承受范围,只要配方不变,是不会改变的,也不会以用家用什么动力作转移。至于用F1的轮胎作比,是苹果比橙,F1的轮胎能承受4个G-Force,卡丁车的是多少?Sorex的又是多少?我没有说“一定要”用什么度数的轮胎,是说按路面温度选用轮胎,轮胎一般适用温度范围约有30-40跨度,亦即说在中间值上还有15-20度宽容,若跑下来仍然超过了,那是否暗示设定或驾驶习惯有改善空间?还是一句“目前无刷动力的强大和几十年前的有刷动力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就能说了过去?

点评

爱小车  你比较喜欢计算,那你不妨算算我们的模型车的加速和刹车时的G-FORCE比F1大还是小。不过算好就不要在这里发表了,自己知道就可以了。谢谢配合!  发表于 11-7-8 20:30
爱小车  我不想跟你再争论什么,你永远都是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之处的。 你这段话里的漏洞和前后矛盾之处已经把你的无知表露无疑。请你收声吧。  发表于 11-7-8 20:24
katoki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11:03:5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嗯,楼上说到一个关键问题了,到底是用轮胎去适应设定和手法呢?还是设定和手法去配合轮胎?
anordinaryman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11:40:1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那是鸡和蛋的问题,轮胎只会按自身物理特性去工作,不会以设定和手法作转移,未选定轮胎前是以轮胎承受能力去适应设定和手法,下地后就是设定和手法去配合轮胎了。
NJ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20: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有人做过手动铣床加工么?
发表于 11-7-8 21:51: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
feng 发表于 11-7-8 10:25
试胎水的时候场地抓地力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测试效果,怎样去判断呢?

问佳哥。。。。。。。。。。。。。。。。
feng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8 23:48: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kwok 发表于 11-7-8 13:51
我們賽車模型,如果所有都跟產品使用守則來用的話.應該就不用討論什麼的了.現在討論大方向就是要產品的極限拿 ...

毛主席语录都搬埋出来!小弟对你的钦敬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NJ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9 00: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回帖没人理?那我再具体一点。

有人研究过铣刀的磨损么?
cchgz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1-7-9 00:30:5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揭阳
NJ 发表于 11-7-9 00:08
回帖没人理?那我再具体一点。

有人研究过铣刀的磨损么?

你都9吴搭8,紧系无人理拉,哈哈

强帖留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