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发表于 22-7-6 08:48: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赤流 发表于 2022-07-06 08:41
避震孔到孔 多长啊

原厂提供了一长一短两种避震脚。
默认为短脚状态,孔到孔70~72mm左右长度。
如果换装长避震脚,则会多出7~8mm,也就是孔到孔80mm左右长度。
希望帮到你。
发表于 22-7-6 15:08: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中午利用短暂的时间又试了下车,感觉拍成了漂移。实际还是很好玩的。

第一次用bilibili。附上链接

【或许它会漂移?田宫XV02 Pro纯素车落地视频-哔哩哔哩】
ywczjj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2-7-6 17:2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ferrarifan 发表于 2022-07-05 22:23
继续心得分享。
今晚下雨,抽空在地下车库试了一下,场地更大,自流平的标准水泥车库路面。
还是感觉非常爽快的一台车,轻盈,精准。可高速可漂移,13.5t的动力扭矩足够尾速也足够。很慢的车速即可轻松起漂,遥控器回正方向后车身又可以瞬间回正加速冲出,车身重心转换带来的多余摆动和延后感很轻微,就是所谓的拖泥带水感不强。可以理解为田宫的86/BRZ。抓地跑法配合大弯漂移是非常过瘾的一件事。可惜就我一人没有办法拍摄视频,算是遗憾。
当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设定的前toe角为1度,有些过小,在一些极限情况下车头不够稳定。接下来会修改为前toe 2度继续尝试,应该可以解决该问题。
二,原厂状态转向角度不大,原因是受限于前转向杯限位螺丝。我将该螺丝拧出,全部释放转向角度后明显变大。
三,换了软弹簧的关系悬架过软,15cm高度跳跃即可托底,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缺点,按照比例放大实车1.5米高度落下也会托底。这个设定反而会形成有观赏性的画面。目前避震油400号,我会尝试更换300号油来加快车辆的回弹。悬架效果会更加明显,尤其过弯的侧倾姿态会放大。
四,车身过软。前后扭动可以发现明显的车架变形,会影响大齿与马达齿间隙。可以尝试在车身中部增加加强结构。

看你那么辛苦的做这个帖子,我也多打几个字助你更正理解下一点误区。你换软弹簧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同一车高设置下,绞牙向下多拧了几圈而已。更高的车高设置弹簧力更大,相对于低车高弹簧大出的那点力f×避震行程s做的那点功相对于整车下落时的动能抵消量太小了。所以能改变你15cm托底的主要因素是避震油和活塞过油量两方面。除非你弹簧硬到让你整车自重零下沉,那么它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避震软硬。只要软弹簧通过绞牙预压能提供你想要的车高,换硬弹簧毫无意义
发表于 22-7-6 18:1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ywczjj 发表于 2022-07-06 17:22
看你那么辛苦的做这个帖子,我也多打几个字助你更正理解下一点误区。你换软弹簧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同一车高设置下,绞牙向下多拧了几圈而已。更高的车高设置弹簧力更大,相对于低车高弹簧大出的那点力f×避震行程s做的那点功相对于整车下落时的动能抵消量太小了。所以能改变你15cm托底的主要因素是避震油和活塞过油量两方面。除非你弹簧硬到让你整车自重零下沉,那么它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避震软硬。只要软弹簧通过绞牙预压能提供你想要的车高,换硬弹簧毫无意义

谢谢你的打字。
可能你的理解有误。
我从未说要改变托底这个情况,车高更不是一成不变的。
换软弹簧只是要让姿态更加明显而已。甚至我已经考虑定制更软一些的弹簧配合更稀的避震油来放大姿态了,同时还会对车高继续进行更改。
理想情况是车辆静止时避震预压,此时底盘离地间隙很低。跳跃飞起后避震行程全部释放,这样更接近真车。可能还会有人说,你这样就更容易托底了。那时候我只能说:亲爱的,我真的没说要让它不托底,或者说,你说得对
实际xv02这车原厂避震基本上是不会预压很多的。
至于其他的避震,活塞,车高等等一系列关系,我相信认真玩5年以上的都明白,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再次感谢。
danity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22-7-7 07:5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雅安
麻烦楼主帮忙参考一下,用好盈的这个3660电机套装怎么样,4000kv,120a,尺寸大就能进一步平衡和长电池之间的重量了

点评

ferrarifan  哇,这个会暴力哦,要注意保护传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2-7-7 20:52
开鸟撞飞机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2-7-7 08:52: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鄂州
bigeye 发表于 2022-07-05 15:12
买珠差的原因嘛
1.纯粹是冲动购物,想买了看看
2.据说有类似于LSD效果,拉力车不都是装LSD嘛,RC车我也装上看看。
3.京商官方把FazerMK2改拉力的时候,说珠差适合低抓的泥土场地,而且调整不需要配合各种浓度的差速油,除了要经常拆以外,保养方便。
   而且京商就是改的前后有速度差。

珠差和齿差的区别主要在on power的表现上,以及提供悬挂的范围上区别比较大。
齿差可以通过各种浓度的避震油调节比较宽的限滑能力,而珠差的限滑能力和齿差比起来其实非常有限。
齿差在on power的情况下,内部齿轮处于咬紧状态,会增加限滑的效果,在抓地高的地面可以减小动力流失。一般在地毯场地设定的车上可以看到齿差比较常用,甚至有厂家专门推出可以调节on power 咬合力度的压盘供你调整。
珠差则在on power情况下依然保持顺滑的转动,在抓地力小的场地可以在轮胎打滑的时候立即卸掉多余的动力,防止掉头。一般在室外场低抓地力后驱车型上用的比较多。珠差限滑主要靠压盘的力度决定,但是太紧和太松都会损坏珠差,所以珠差的调节范围并不大。珠差维护也是比较麻烦的,但是总体质量比灌油的齿差小一些,体积也好控制,在小比例车型上用的还是很多的。
菜狗 RC 新手 发消息
发表于 22-7-7 14:02: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ferrarifan 发表于 2022-07-05 23:05
新手来说,舵机臂选择很容易解决,就用原厂的即可,带扭力保护功能,能够很好保护舵机。老手用硬连接的舵机臂实际是追求更加直接的转向反应,这会反映在车辆动态和操作手感上。但是需要配合遥控器的end point限位调整来保证不会损坏,不是简单的舵机臂问题。所以慢慢来,不能急。
至于舵机的选择,以前科技不发达可能还会有些许顾虑,当下的话,太差或者技术太陈旧的早就被市场淘汰了。按照自己预算范围内能接受的选择即可。
100元就是100的效果,200就是200的,300就是300的。真要说注意,就是房车/平跑/拉力更注重于反应速度,大脚/攀爬注重扭矩,越野注重综合一些的参数,至于其他例如高压,防水,无刷,空心杯,钛齿等特色,你的预算够是不会缺席的。
话说回来xv02这个车,200元左右的短身舵机就完全满足你的需求了。
还有一个点,舵机臂T数记得选择25T。例如hitec,sanwa,ko分别会有23T,24T的T数,但是如今国内主流为25T。

谢谢您,那马达和电调呢?目前遥控器就买了个乐迪的配接收机那种。
大鸡哥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2-7-7 16:48: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生哥的贴永远那么干货满满
Jeah 长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22-7-7 16:57: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ferrarifan 发表于 2022-07-06 15:08
中午利用短暂的时间又试了下车,感觉拍成了漂移。实际还是很好玩的。

第一次用bilibili。附上链接

【或许它会漂移?田宫XV02 Pro纯素车落地视频-哔哩哔哩】

这个胎这么滑?不应该呀
发表于 22-7-7 20:5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
danity 发表于 2022-07-07 07:58
麻烦楼主帮忙参考一下,用好盈的这个3660电机套装怎么样,4000kv,120a,尺寸大就能进一步平衡和长电池之间的重量了

哇,这个会暴力哦,要注意保护传动。

点评

danity  对,轴也太粗了,只是考虑重量去了,得不偿失,还是考虑其他动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2-7-7 22: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