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精彩视频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6 18:03:1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LZ 宝贝的 Robbe 版本

东西是李兄的,借来耍耍。

通身漆黑,酷。
20081024_8736.JPG

一大堆连线。
20081026_8759.JPG

跟我的 Hyperion 0610iNet 并肩。(有证据显示,二者实乃同门兄弟也)
20081026_8767.JPG

同一台电源供电,开耍。
20081026_8766.JPG

Balancer 在这叫 Equalizer,款式略有不同。
20081026_8761.JPG
20081026_8762.JPG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6 18: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身世之谜——几条线索:

身世之谜——几条线索:
----------------------------------------------
◇ 菜单结构二者极其类似,开机/按键/开始/停止/充满提示/警告音...... 所有提示音完全相同.
◇ Robbe Infinity 3 同时有另一版本:MegaPower 960SR
◇ Hyperion 的 0606 AC/DC,同时有另一版本—— MegaPower 860SR。
◇ 看看这两个平衡转接头,上面的是 Hyperion,下面的是 Robbe,您能看出任何区别么?
20081026_8768.JPG
20081026_8769.JPG

◇ 内部.....(日后待续)
...
...
猜想:
◇ 市场上主流的高端充电器,多数来自同一供应商,或者同一核心 IP。
◇ 先有了经典产品 DuraTrax ICE,并衍生出 Check Point 对应机型,增加了背景光。
◇ ICE 诞生于 NiMH 时代,对锂电支持不力。于是出现了下一代产品,增加了外置式平衡器,以 Robbe Infinity 3,MegaPower 960SR 的面目出现。
◇ LiPo 大行其道后,平衡器内置,简化软件图形功能,推出了 Hyperion 0610iNet、0610iDual、0606iNet 等机型。
...
...
大胆预测:下一代的旗舰产品,将具有如 0610iDual 般内置平衡器 Balancer,又具有如 960SR一般的屏幕和曲线显示能力。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6 18: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初步印象

初步印象:

优点:
----------------------------------------------
▲ 图形曲线功能,非常强大、易用。优于 Hyperion。
▲ 带放电功能,而且电流达到 5A(限50W,对6S而言50W/25V=2A,但设置时无限制,要小心使用)。Hyperion 无大电流放电功能。
▲ 软件界面友好直观,无需说明书直接上手,同 Hyperion。
▲ 黑色金属机身,雅致美观。
▲ 随机带有温度探头,Hyperion 的需选购。
▲ 旋钮操作,直观、快捷。


缺点:
----------------------------------------------
▼ 外置式 Balancer,接线复杂凌乱。而且因此引生出本机最大的问题,后面详述。
▼ 散热器外露,放电时发热巨大,却得不到机内风扇的吹拂。
▼ LCD:无背景光 Backlight。 MegaPower、Hyperion 有背光。
▼ 旋钮:手感奇怪:手上感觉跳了两下,屏幕上才跳一下。旋钮编码器选型失误。
▼ 机身缺少如 Hyperion 般的两侧塑料护板,恐易于磨损显旧。
▼ 温度探头做成了内凹圆弧形,过份关注 Sub-C 电池,其它电池无法贴合准确。LiPo更是没法接触到电池表面。
▼ 功率稍小,180W,充6S LiPo时达不到 10A,只有180W/25V=7.2A。Hyperion功率250W,1S~6S保证10A充电没问题。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8-10-26 06:22 PM 编辑 ]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6 18:40: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 最大的问题:电压测量算法。
如图,
● 充电时(9A电流),平衡器显示 C1=3.970V, C2=3.959V, 但主菜单显示总电压已经 V=8.405V,高于两个单体电压之和476mV
20081025_8755.JPG
20081025_8756.JPG

● 放电时(5A电流),平衡器显示 C1=3.690V, C2=3.692V, 但主菜单显示总电压仅有 V=7.093V,低于两个单体电压之和289mV
20081025_8757.JPG 20081025_8758.JPG

● 显然,这一巨大误差来自于外置平衡器与内置测量电路各自为政,平衡器及其连接电缆有不可忽略的插入电阻,而本机把所有这些电阻统统算在电池头上:
                以充电计算: 476mV/9A=52.9mΩ;
                以放电计算: 289mV/5A=57.8mΩ。     二者基本一致。平均值 55.4mΩ

● 这一插入电阻来自:
◇ 多段导线电阻。
◇ 平衡器内之开关MOSFET 的 Rds-on。
◇ 平衡器内 PCB 布线。

● 这一插入电阻导致:
▽ 读数不准确,机器本身显示的电压自相矛盾,对应不上。
▽ 充电时间冗长。电阻的压降导致机内电路过早检测到 4.2V/cell 的 CC-CV切换阀值,于是用大量时间花费在小电流的CV状态,而此时电池电压还不到 4.0V。
      举例:同一块 7.4V7Ah 的电池,设置9A电流充电:
                用 Hyperion 充,用时 1h17m48s;
                用 Robbe 充,用时 2h24m16s。
▽ 内阻测量误差大。
现今的高C率 LiPo,内阻仅仅几个 mΩ 而已,凭空增加50多mΩ,误差相当大。
     举例:同一块 7.4V7Ah 的电池:
               用 Hyperion 测得内阻 r=34mΩ;
               用 Robbe 测得 r=90mΩ。用此值减去上面算出的 55.4mΩ的平衡器内阻,正好等于 Hyperion 测得的结果。
               用手工测量(大电流放电测压降),得到等效内阻 r=23mΩ。
这里可以看到,Hyperion测量结果偏大约 11mΩ,Robbe测量结果偏大约 67mΩ。

● 要解决这一问题:
其实很简单,软件修改就可以实现:只要平衡器接入,就应当以平衡器内的电压测量ADC为准,来判别 CC-CV 阀值,以及计算内阻。主机内的ADC只用来做安全备份,以及无平衡器时(充 NiMH/NiCd)测电压。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8-10-26 06:43 PM 编辑 ]
遥控大猫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7 01: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王老大你的hyperion多少钱买的哦~
遥控大猫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8 09:35:2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召唤分尸报告~~~
tomye 终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9 12:58:5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王兄,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Roobe和MegaPower都是

OEM的品牌,他们的东西出于同门,至于你手上的

HYPERION还不确定,但知道产地在日本,充电器

的外壳供应商在广东东莞常平。

其实国外也类似国内,好多品牌都是OEM的,不过

国外和国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产品品质要大大

优于国内的,这样的OEM产品还是可以用用的,不

像国内那些垃圾厂家,就是托着低价烂货的路线走下去。
遥控大猫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9 13:41: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79# 的帖子

哇~传说中的tomye 拜一下
不知道能不能从国内厂家直接买到960呢?
或者还有没有啥更好的推荐呢?
DYG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9 13:55: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tomye 于 2008-10-29 12:58 发表
王兄,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Roobe和MegaPower都是

OEM的品牌,他们的东西出于同门,至于你手上的

HYPERION还不确定,但知道产地在日本,充电器

的外壳供应商在广东东莞常平。

其实国外也类似国内,好多 ...


TomYe要拜一下~

不知道下一代海波的带图形显示的充电器或者直接继承USB接口的充电器啥时能出……
Himalaya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08-10-29 13:55:3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79# 的帖子

是啊,Robbe 与 MegaPower 皆 ODM 自同门是明摆着的,连模具都一样。

至于 Hyperion,从方方面面看,也是这个厂做的。有些细节我还没提到,比如,DC IN 的香蕉插款式与模具特征.......

很多线索把这个 ODM 的源头指向韩国,是否就是 e-Station 那个厂呢? 耶兄请揭晓答案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