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使用的车辆情况,原厂素车一台,豹牌5200/3S电池 本帖视频链接如下 【CrossRC Emo X大角度攀爬测试-哔哩哔哩】 本帖的相关测试主要探究下面几个问题 1该车理想情况下最大攀爬角度是多少。 2在青蛙的测试中性能如此拉垮(不敌4083和FMS YJ)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探究理想情况的攀爬角度, 该测试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原厂素车,此刻不要来说拆这个拆那个,出厂啥样就啥样。 第二个要素就是使用常用的电池,所以选用了3S 5200的常用尺寸。 第三个要素最重要,那就是排除轮胎的干扰,本案的做法就是使用未下地未粘土的轮胎在光滑的表面上行驶,这种情境的摩擦力或者说抓地力是巨大的,也就是说创造了最理想的轮胎状态。 经过了预测试,发现该车在50度左右是攀爬临界值,此时匀速前进,前轮似碰非碰。(见视频第一段) 后继续增大角度,发现基本没多大空间,在53度是匀速前进前轮离地。(见视频第二段) 截止此刻,第一个问题已经探究完成,即该车最大理想攀爬角度为50度。 那么第二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大的可攀爬角度,为什么青蛙的测试过不去? 带着这个问题,增加了一处障碍,发现仍然可以通过(见视频第三段) 然后是通过障碍的正面视角,用于观察前悬挂状态,发现在此情况下,因为重心已经后移,前悬挂基本不受力,所以此刻前悬挂完全不动作,不压缩。(见视频第四段) 后面又做了一个倒车攀爬测试,发现50度,也能顺利登顶,竟然和前进的极限角度一致?(见视频第五段) 然后尝试增加角度,无法实现,翻车。(见视频第六段) 按理说该车电池前置,应该是重心靠前,那么不可能前后的攀爬角度一样?而测试结果是一致,带着这个问题,对四轮进行称重。 采取的方法是 将四个轮子垫到同一高度,然后称重单个轮子的轮上压力。 此方法是因为秤不够(买的秤在路上了)的权宜做法,并不能准确表达实际重量,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不同轮子数值的差值来反推该车重心分布。 附称重过程,为了准确,称重了两次,并且前后左右进行了对调。 整理数据,做了个表格,数据显示,左前偏重,前后差异不大。 好了,测试完了。我们拿到了这么几个结论 1 理想极限攀爬角度很大,足足有50度 2前进和后退的极限攀爬角度几乎一致 3重心基本居中 那么我们来推理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何户外实测反而拉垮并垫底? 此处为本帖主观和客观的分界线,以下为楼主主观分析~ 1 轮胎抓地力不够,在户外情况下,该车所配大颗粒泥土胎,并且结合相对较硬的轮胎内衬,在爬石头时抓地力会很差,导致实际最大可攀爬角度大幅度变小。 2重心设置并非适用于大角度攀爬,该车结构上看似重心靠前,实测下来并不靠前,并且大轮胎和门桥的加持下,居中的重心同时偏高。在大角度下,特别容易倾覆。 3悬挂无法及时调整姿态贴合路面,该车实测来看,悬挂生涩,弹簧较硬,并且还有个奇葩的瓦特连杆,的确能够缓解轴效应,但是对于扭转(扭腰)是负面作用的。所以在崎岖路面,无法及时调整各轮胎对地压力。 综上这些要素,该车在面对大角度攀爬时,轮胎抓地力衰减明显,然后重心太高并居中,无法获得重心靠前的加持效果,再加上悬挂又硬。 那么大角度状态下,前轮抓地力会很弱,然后此刻前两个轮子如果所处地面不平,悬空会加剧这种状态,则前桥失去对车辆的牵引力。 而后桥,相对来说在压力的加持下,抓地力会好一点,但是因为轮胎胎纹的缘故,也是会打滑。自然推力也有限。即便换用高抓地轮胎,在这种不继续攀爬的重心条件下,稍微加力,后轴的反扭力就会让车辆向后倾覆。 实际表现就是,要么呲呲打滑轮子空转,要么抓住地了然后一加油翻车。 所以说结论来了,该车体质不适合攀爬。 那么一无是处了么?不是的! 该车: 1重心居中 2前后差速,高低速 3大轮胎 4门桥大离地间隙 这是什么?对,大脚车的特性它都有。所以该车在野外穿越,沙滩野跑会有不错的表现。 结论就是,这是一台长得像攀爬车的大脚车。 那么,文至此,我们其实是找到了这台车它真正的潜能所在。 然而。此刻有一个问题或许值得思量, 如果设计之初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很欣慰,感谢厂家出了一台可以野跑的“大脚”攀爬车。对于模友来讲,也有了一个更宽的选择。并且也在此呼吁,这个车没有性能,以后就别扯性能的蛋了。 拉拉灰甚至跑跑极速才是王道。 反之,如果设计初心并非如此,如果是致力于弄出一台性能攀爬,那么,很遗憾,设计失败了。这或许也是一些新兴车企要思考的,一台模型车,不是做的外型像就可以了,也不是堆料堆配置就是精品了,更不是把各种车能看到的东西无脑般的“博取百家之长”就能成功的,而实际上,重量配比,重心位置,悬挂阻尼设定,拉杆位置,这些东西还是有点功夫在里面的。举个真车领域一个类比的例子,悬挂系统的调教,那不是装个弹簧就可以的,硬度,弹性曲线,反复测试,甚至多年积累才有了德国车的厚重,而这方面我们至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理,奉劝相关人或企业,潜心做学问,诚心做产品,诚心待客户,才是立足之根本。 哈哈,估计又能捞点分,欢迎回复讨论。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