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3:37: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wwhxynk 于 19-4-26 17:25 编辑

关于强爬车的入门、进阶知识汇编


文/隔壁老王


微信图片_20190420132630.jpg

老王自制2.2S“passer”镇楼。

注意,这是2.2S,不是本文主要谈到的2.2M  O(∩_∩)O哈哈~


——————正文分割线——————


最近,经过一些视频的流传,强爬车着实小火了一把。随着大家不断被强爬的卓越性能吸引,产生的问题和疑惑也越来越多。

为此,根据强爬实践,结合与@闲云帝 @ngh @改装达人 @大猩猩 @大班长 等前辈学习交流的一些理论,在这里做个汇编整理,让知识点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希望给有兴趣入强爬坑的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本文主要针对2.2M(即使用2.2英寸轮毂、MOA车桥)类强爬车展开。

针对上次发帖《关于陡坡攀爬状态下轴效应的一些探讨及解决方案》(http://www.rcfans.com/thread-1048798-1-1.html)大家反应的一些问题,本文酌情增加配图和视频,减少更加深入的探讨,大多直接指出结论,尽量降低具备基本攀爬常识的玩家的阅读难度。

本文邀请伟哥、闲云等前辈提出修改意见;大部分图片、视频、资料来源于强爬玩家,特别是伟哥、闲云、Tommy、3D狂人提供了大量素材。在此向大家致以衷心感谢!

对于文中有争论的部分,欢迎探讨,但恳请和谐交流,以防动气伤肝。

全文共分七个章节,如下:

一、强爬车的定义、特性及其规则(2楼已更新)
二、车桥和配重(10楼已更新)
三、轮胎、轮毂、海绵(22楼已更新)
四、避震和悬挂系统(32楼已更新)
五、动力和传动系统(42楼已更新)
六、舵机和转向系统
七、遥控系统

由于文章过长(接近两万字),为便于大家阅读、避免吞楼,采取单章发布形式。今天先放第一弹。

微信图片_20190420132623.jpg

来一张passer的自制波箱收尾。

补充内容 (19-5-8 23:32):
★第六弹★【舵机和转向系统】更新在50楼,因原贴超时不能编辑,特此说明。

补充内容 (19-5-10 09:12):
★第七弹★【遥控系统】更新在52楼,因原贴超时不能编辑,特此说明。本帖至此已全部完结。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3:37:4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一、强爬车的定义、特性及其规则


(一)强爬车指什么?

——强爬车指区别于管架车型和大梁车型的、追求极致性能的攀爬车。通常指2.2M(Motor On Axle)。

——它与常规攀爬车一样,也由车桥、车架、避震、轮胎、电子设备等几部分组成,具备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它与常规攀爬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常规攀爬车配置1个电机,通过波箱减速组-传动轴-桥减速组来传输动力,2.2M配置2个电机,分别固定在前后桥上,直接通过桥减速组传输动力。

1.jpg
典型强爬

2.jpg
典型轴车

——最早的量产强爬,应源于NA,即2008年3月4日由台湾和加拿大等厂商共同研发上市的,传动形式为MOA模式的Berg 2.2 New Age攀爬车。NA上市以后,各大RC厂商发现自家轴传动车型被NA轻松超越,随即Axial在2010年推出了XR10车型,RC4WD也随后推出了Bully车型,传动形式均为MOA模式。强爬车由此普及和推广。
3.jpg
Berg New Age 强爬车

4.jpg
Axial XR10 强爬车

5.jpg
RC4WD Bully 2 强爬车

闲云帝(源自他和NA原设计师的对话):当年NA上市后,厂家拿着原型车去米国比赛,吊打AX10,Axial随即抓紧推出了MOA车型的计划,也就是后来的XR10,重新夺回攀爬霸主地位。后来,NA公司因为股东纠纷,宣告解散。失去竞争对手、高处不胜寒的Axial也在2012年后宣布撤销了XR10的产品线,可惜一代神车就此没落。目前在一些老玩家手中,仍然保有大量XR10作为收藏品,只是市面上再也难觅踪影。

6.jpg
XR10 前桥

——但随着强爬被大家认识、接受和加以改造、甚至自行设计组装以后,量产强爬车渐渐衰落、停产,目前仅存仍在量产的强爬车只有著名的RC4WD的Bully 2系列。但个人制作强爬车慢慢兴起,越来越多有兴趣的玩家加入其中,其独特表现就是在国际攀爬比赛的2.2M(PRO)组中,绝难见到两辆结构完全一样的车辆。

7-1.jpg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各种玩家自制强爬

闲云帝:说起RC4WD这家公司,着实很奇怪。在一开始,他只是丢出2根桥销售,剩下的车架、底盘、拉杆、轮胎,啥都没有。其余大部分由玩家结合部分量产配件、部分自制配件组装而成。幸好后来出了Bully2的KIT和RTR版本,才使得强爬入门变得简单易懂。

8.jpg
Bully 2 后桥

——国内RC比赛中,对于攀爬车的组别,大多分为管架组、大梁组,管架车型以2.2轮毂为主要限制,大梁车型以1.9轮毂为主要限制。这是在借鉴国外比赛规则基础上,本土化、特色化的产物。作为强爬爱好者,老王个人非常期待今后能出现强爬组的相关赛事。

——下面简单介绍国际攀爬竞赛组织及其常用分组。

——规模较大的国际攀爬竞赛组织,有USRCCA和WRCCA等。

——USRCCA:全美RC攀爬协会。特点是竞技难度高,赛点变态,强调对赛点的征服。绝大部分参赛选手使用板控。活跃在北美地区。著名成员有John(HH老总)、Jake Wright、Erik Dye、Scot McKee、Jack等,世界冠军辈出。

——WRCCA:国际RC攀爬协会。特点是竞技难度不高,赛点难度比USRCCA要低,强调全程赛点的流畅通过。绝大部分参赛选手使用枪控。活跃在欧洲各国,以法、德为主。著名成员有Pat13、David511、Samu Sarka、Marc Dunlap、Toto Rax等,包括Pat13、David511、Toto Rax等都是老牌世界冠军。

——以USRCCA和WRCCA的最新版竞赛规则为例。USRCCA通常将组别分为(括弧内备注WRCCA的不同称谓,但实质是指同一类车型,包括车型限定规则也基本一致):

2.2 Modified Class——2.2M级(即爆改级,WRCCA对此分组称为 Pro Class,即职业级):又称2.2M,即使用2.2英寸轮毂和MOA(Motor On Axle)车桥的攀爬车(本文汇编重点)。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强爬车型。下文介绍中均针对此类车型展开。

9.jpg

10.jpg

11.jpg

2.2 Shaft Driven Class——2.2S级(即2.2轴传动级,WRCCA对此分组称为Sprotsman Class,即竞技级):又称2.2S,即使用2.2英寸轮毂和轴传动的攀爬车。
2.2S的具体内容,可参见闲云帝《教你打造最强攀爬轴车 ★2.2S★》(http://www.rcfans.com/thread-1041784-1-1.html)和老王《2.2S轴强爬下地记》(http://www.rcfans.com/thread-1036298-1-1.html)。

12.jpg

Super Class——超级级:即使用3.2英寸轮毂的超级强爬车,通常会使用MOA车桥和四轮转向。

222222222222.jpg

1.9 Class——1.9级(WRCCA对此分组称为Mini Class):使用1.9英寸轮毂、轴传动的攀爬车(这个级别对比Modified Trail Vehicles Class,减少了许多限制)。

微信图片_20190420124746.jpg
1.9与2.2对比

微信图片_20190420124752.jpg
1.9扭腰

Modified Trail Vehicles Class——量产越野车改装级:类似国内的1.9大梁组,对量产大梁车的改动作出一定限制(国外对于大梁车一律统称为Trail Vehicles,可直译为越野车)。

17.jpg

Unlimited Vehicles Class——无限制级:国内尚无这一组别。这一组别很有趣,只限定赛点标记宽度为12英寸、16英寸作为两个细分组别,对车辆本身包括操控方式在内不作任何限制,哪怕你自己开着走都行,只要车宽能通过赛点就OK,如何设计适应场地、提高性能,全看脑洞。

19.jpg

18.jpg

20.jpg

(二)2.2M规则定义是什么?

——过去老F等前辈还在组织强爬比赛时,有过一些规则,但随着他们慢慢AFK,目前国内暂时没有组织强爬比赛的消息。

——鉴于此,本文提供RCCA规则(USRCCA和WRCCA规则中关于2.2M的规则限制基本一致)中关于2.2M的车辆定义,如果国内有dalao们考虑组织强爬比赛,可借鉴参考;对个人玩家来说,在设计制作强爬车的过程中,也可借鉴参考。

2.2 Modified Class(2.2 Pro Class):

——车辆仅限两轮转向。

21.jpg

——车辆仅限使用两台电机。

22.jpg

——车辆轴距最大限制为12.5英寸(317.5mm)。测量依据为前后轮固定轮毂的两颗螺母中心点到中心点的距离。

26.jpg
家中光线原因,只能这么拍。正确方法应该是平置在水平表面上进行测量。下同。

——车辆轮距最大限制为12.5英寸(317.5mm)。测量依据为车辆整备状态平置于水平地面时,前两轮最外缘底部的距离,以及后两轮最外缘底部的距离。

27.jpg

——胎皮固定于轮毂的位置直径不得大于2.2英寸(约56mm)。不改变压胎直径的前提下,可以对轮毂内部进行改造。安装胎皮后,轮毂的外部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压胎圈外径)不得超过2.55英寸(64.8mm)。

28.jpg

29.jpg

——胎皮可以用其他尺寸的胎皮,只能使用橡胶,但未压缩状态下外径不得超过6英寸(152.4mm)。

30.jpg

——车身/无车身(侧板)测量值必须大于或等于8英寸(203.2mm)长、3英寸(76.2mm)宽和3英寸高。
(车身:指一体化塑料外壳,具有驾驶室、车门、引擎盖。无车身(侧板):指通过其他材料组成的,具有驾驶室、车门、引擎盖象征性表达的车架,不加装塑料外壳,例如碳纤维侧板)

32.jpg

31.jpg

(三)2.2M有何特点?

1.比例断传。

——2.2M使用MOA(Motor On Axle)车桥,不使用传动轴传递动力,而是分置两个电机和波箱位于前后桥,与桥轴直接连接。

QQ截图20190420125448.jpg

——由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电调连接两个电机,并通过遥控器混控模式,产生比例断传效果。即前后轮以不同转速驱动车辆。



——通过比例断传,可以实现很多管架、大梁车型无法实现的高难度动作。例如:极小半径掉头,垂直上下坡等。



2.极轻重量(轴上重量)

——由于2.2M为了性能抛弃了一切仿真外观,甚至不使用大梁和管架,所以可以做到极低的整备质量,极限可以控制在1.8-2.2kg左右(以幽灵为例,保持部分车壳和管架切割的情况下,整备质量也基本上大于2.8kg)。

QQ图片20190420125635.jpg
W2含电池、不含配重的重量

——极轻的轴上重量对于陡坡爬行将带来极大增益。

QQ截图20190420125813.jpg

3.高通过性

——由于2.2M不需要传动轴对车轮进行动力传输,所以可以通过对拉杆、底盘(部分2.2M甚至没有底盘)的设置,极大增强通过角。典型案例为W2S可以全车无碰撞通过直角障碍。



——2.2M没有管架和大梁限制,可以做到极限扭腰。

QQ截图20190420132017.jpg

——2.2M没有通过角和离去角。
以上三者综合后,使2.2M得到了不可思议(对于管架、大梁、甚至2.2S车型而言)的攀爬性能。

以下是2.2M的一些典型运用。









★第一弹★完结。
下一章对车桥和配重做一个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01.jpg
lx1982911 超级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4:35: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沙发
牙乌蛋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5:01: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强帖留名
两个娃的峰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5:02:4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顶老王.....最喜欢这样的贴,但请你快点,我没耐心....
改装达人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5: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怎么还没射 喷了油了?
ybm3dm 超级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7:24:4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贴!让更多的玩家更深入的了解2.2M强爬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强爬“牛逼,样子丑”的表面印象上
T4小白 金牌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9: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
楼主辛苦了!
tommyclerk 论坛元老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19:35:4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学习了,老王厉害。
wwhxynk 元老 Fans 发消息
发表于 19-4-20 23:52: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关于强爬车的入门、进阶知识汇编】★第二弹★

本帖最后由 wwhxynk 于 19-4-20 23:59 编辑

二、车桥和配重


(一)MOA车桥有哪些?

1. NEWAGE桥,俗称NA桥,已停产,目前极少新货和二手存量,可遇不可求。

2.Axial的XR10桥,一代经典,已停产,目前极少二手存量,可遇不可求。

3.RC4WD的Bully 一代桥,简称B1桥,已停产,性能完全被B2取代,可遇也不求。

4.RC4WD的Bully 二代桥,简称B2桥,仍在量产,经典桥。

5.部分玩家的自制桥,但因产能有限,处于极度缺货状态,二手存量可遇不可求。

SYS07072.JPG

综上所述,想要最短时间内玩上强爬,有以下三种方案:

1.Bully 2 RTR 整车。

2.jpg

2.用B2桥搭配部分高端玩家的自制改件,搭配一台整车。

3.jpg

3.二手一台玩家自制强爬整车。

DSC06879.JPG

关于车桥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移步闲云帝《新手们如何攒一台强爬车》(http://www.rcfans.com/forum.php? ... e=1&authorid=238809

(二)强爬如何配重?

——强爬配重仍然遵循6/4比例和轴下配重原则。

——配重后水平重心应位于轴距前4后6(即整备质量前轮承担60%、后轮承担40%)的位置。

——配重后车辆装备状态的垂直重心应尽量接近、甚至低于前后轴中心线。

——关于6/4比例,虽争论不多,但本文再作一个简要说明。首先看以下四幅图。

QQ截图20190420235556.jpg QQ截图20190420235605.jpg

QQ截图20190420235625.jpg QQ截图20190420235638.jpg

——由上可知,攀爬车在上陡坡静置状态下翻车的角度极值,均是因为车辆重心位置位于支撑区的B线外侧(A线为前轮着地点垂线,B线为后轮着地点垂线,通常把A线和B线之间的绿色区域称为支撑区)。

——所以,车辆重心越靠前、越靠下,陡坡翻车角度极值越大,相应的陡坡攀爬能力越强。

——但为何重心水平位置强调是6/4而不是7/3或8/2甚至9/1呢?再看以下两幅图。

8.jpg

——上图是一辆同重量、重心垂直高度一致的车辆,调整重心水平位置后的翻车极值测试。

——由图可知,重心水平位置同样影响到下坡性能。上下坡翻车极值角度之和最大的区间位于57/43到43/57之间。

9.jpg

——上图是重心水平位置调整后的收益曲线对比。

——考虑攀爬车竞赛中更多考校上坡能力、且下坡部分可以通过加大油门来缓解翻车的原因,6/4的实际收益最大,所以才出现了攀爬车重心水平位置尽量位于6/4左右的论断并被广大玩家沿用至今。

——以下是发果大神Toto Rax私人网站一个计算翻车极限角度的小插件:http://bym.rcshafty.fr/en/adding-weight-crawler/。需要玩家自行测量车辆重心水平位置、垂直高度、整备质量、四轮质量等。

——轴下配重,在确保不过度加长车轴与轮毂结合器(过度加长结合器,会增加转向半径,转向反应更迟钝)的前提下,越重越好。

——轴下空间有限,怎么破解?于是出现了超级轮毂。在2.2M轮毂限定条件下,加大轮毂内部空间,将配重块延伸进轮毂内部,辅以自制海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轴下空间的限制。

来看看一种超级轮毂的组装流程。

微信图片_20190420234840.jpg

微信图片_20190420234851.jpg

微信图片_20190420234836.jpg

再看看几种思路不同的超级轮毂。

微信图片_20190420233727.jpg

微信图片_20190420233736.jpg

微信图片_20190420233742.jpg

微信图片_20190420234847.jpg

★第二弹★完结。第三弹:轮胎、轮毂、海绵。敬请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