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yang2006 于 17-3-23 13:27 编辑 鸿诺,台湾品牌,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很早就打入大陆市场,2004年至2014年期间,很多赛事上都能看到HN车队的身影,但是2015年底(我没记错的话)HN被高速模型(HSP)收购后,车子就一直停留在老款,未见更新! 记得大概是4年前 ,帮车友组装过一台X3E KIT版本 由于车子出厂就是80%完成,到手后 只需要安装动力 舵机 即可下地,所以也不算装过HN的车 。 ![]() 这次有幸拿到2017新款的 X3S EVO版本,在收到车子前 有上HN官网了解了下 这次更新的一些细节,发现有照之前老版本,差不多更新了23处 ,包括底盘。本人从未跑过台湾车,这次多少也是有一些小期待。 ![]() ![]() ![]() ![]() 废话说的有点多 ,接下来 让我们直奔主题!!!! PS ,这次有到很多原厂升级件以及T-WORKS 升级件 大部分是为了心情!!!原厂配置性能已经很OK!!! OP件大合影! ![]() 包装很简单 没什么可介绍的 普通的不能在普通 唯一就是感觉里面鼓鼓的,包装快要破开的感觉! ![]() 原来里面不但附送的4支轮毂,胎皮也有送,还有一支HN EFRA-2080排气····· 怪不得感觉很鼓 ![]() 说明书每个车都有,但是中文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虽然是繁体,但对比起英文是至少还能看得懂。 ![]() ![]() 按照说明书的顺序来 先来“BAG1” 全车的前,中,后,差速 都在这包里 ![]() ![]() 钢制硬阳处理过的差速大齿盘,用了目前比较主流的“微斜齿”设计,兼容了顺畅度,也保证了耐用度。这里科普下,斜齿:提高耐用度,(斜齿因为咬和面积较大 所以齿宽可以不必做宽 重量减轻,但強度不变)直齿:运作顺畅,响应直接。微斜,两者兼顾。 ![]() ![]() 差速小散齿十字架,同样也是钢制硬阳处理,目的是为了耐用 ![]() ![]() 前,中,后,差速外壳一样,外出比赛准备配件就方便许多,但是个人感觉中差壳应该在大一些,毕竟车子在运行中,中差的工作量是最大的! ![]() 前中后差速接杯全部通用,且工艺OK的! ![]() ![]() 老规矩田宫2000水磨砂纸打磨差速壳,去除毛边,防止漏油。注意砂纸放在玻璃,或者大理石上,确保平整。手不要太重! ![]() ![]() 打磨跟没打磨 可以看出 是有区别的 左边为AFTER 右边为BEFORE ![]() 全部橙红色O圈 涂绿油 (防止漏油) ![]() 接杯凹槽处 黑油(抗磨损,提高寿命) ![]() 全车轴承在单独的一包包里 ![]() 对于新手来说,中文说明书 我觉得有用!!!! ![]() ![]() ![]() ![]() ![]() ![]() 差速大伞齿PIN 放入大伞齿 差速一侧OK! ![]() ![]() 这里需要值得一提的是 大伞齿背面的两个凹槽 尺寸是不一样的 。只有对准正确的那边 齿轮才能放得下,不知道设计者的用意,但是安装起来有点麻烦! ![]() ![]() 差速壳一样作法相同,接杯涂黑油 O圈绿油 轴承! ![]() ![]() ![]() 原厂设定前7000 中5000 后2000.同时也附带了相应的油品,那就按照原厂设定来,前差灌入7000 先少倒入一点点 ![]() ![]() 行星小伞齿 后面不要忘记加垫片 ![]() 继续注油,直至过十字架即可,不要加满。容易爆差速 ![]() ![]() 石棉带涂适当绿油,对!防止漏油! ![]() ![]() 对角十字法,上紧这4颗螺丝! ![]() 标记好油号 ,一颗新鲜的前差安装完毕 ![]() 前中后差速安装方法相同,节省资源。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中差原厂标配为50T 钢制大齿,但是我这里的场地属于中高速场地,跳台不是很多。所以更换了HN原厂48T大齿 ![]() ![]() ![]() ![]() BAG2 ,前担部分 ![]() X3 EVO 整车的传动部分都是CVD结构,前中央CVD 3.5MM,并有加强筋。强度可以了。独立LOGO,方便安装! ![]() ![]() 这里多加黑油 ![]() 外部球头处 也多加黑油 ![]() 这包里的PIN有2种长度,这里我们用到12MM的 ![]() ![]() 连接处固定套标配为胶的!这里给差评。还要OP金属! ![]() ![]() ![]() 差速外壳 做工OK 不要用手掰的 !剪钳伺候! ![]() ![]() ![]() ![]() 轴承套 我升级了金属的 提高耐用度 ![]() ![]() ![]() 这里不要忘记银色垫片 ![]() ![]() 输出齿这边也要跟垫片 ![]() ![]() 之前MP9E装车贴里 很有朋友问 清洁剂的问题 我用的是 保斯道D840。但是有这个有假货,找信誉好的店铺购买 ![]() 接杯几米螺丝处 要清洗干净 出厂时这里有残留油脂。几米螺丝也同样要清洗 ![]() ![]() ![]() 这颗几米必须上螺丝胶 ![]() 大力锁紧 ![]() 完成图 ![]() 前前臂码 7075-T6 材质 中间厚度5MM 两边豆豆处6.7MM 。 ![]() ![]() ![]() 为增大接粗面积,这里我加了垫片 ![]() ![]() 尝试了几回 最终决定左边加1个垫片间隙刚刚好(垫片原厂带)。最佳的间隙是一点点的间隙,不能完全没有,也不能太大! ![]() ![]() 5MM厚前油压架 材质也是7075-T6 硬阳处理跟加强处理 。比较心情 ![]() ![]() ![]() ![]() 注意 这里的避震塔 不在BAG2这个包包里 在BAG9里 ![]() ![]() 有限位槽!心情! ![]() ![]() ![]() 精度可以,孔位完美结合! ![]() ![]() ![]() ![]() 这里有加缓冲垫! ![]() ![]() ![]() 前下A臂 EVO 这里标配的已经是修磨后的,把之前的镂空版改为现在的一体版,增加强度,方便清洁! 新版A臂 ![]() 老版A臂 ![]() 9MM厚度 ,强度到底行不行 还要下地之后在说! ![]() ![]() 下止点几米 先锁下去! ![]() 4MM的前下A臂PIN ,为保证A臂上下运动的顺畅度,两边为球头设计 ![]() ![]() ![]() 前后臂码材质跟前前一样 厚度为6.75MM 豆豆全部为0度 跟原厂设定来 ![]() ![]() ![]() 后面跟前面一样为增大接触面的 也加了垫片 ![]()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来 ,装到这里 要保证A臂上下运动顺畅 ![]() 防倾杆球头套,一体设计 ![]() 全车球头更换了T-WORKS的 硬阳球头 性能上基本一样 这里我是为了心情 ![]() 老生常谈了 注意球头的插入方向 ![]() 装车必备工具,事半功倍的利器-------AM多功能避震器钳 ![]() ![]() 这里设计比较OK,方便更换防倾杆 ![]() ![]() ![]() 两颗几米不要锁紧,防倾杆要可以左右摆动 ![]() 原厂胶的C座 更换原厂12度7075金属C ,增加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车头的反应,精准度 ![]() ![]() ![]() ![]() 大王销更换了 T-WORKS 钛材质 ![]() ![]() C座上下大王销套 用短的 ![]() |
每次到激情的部分 就被上传限制··········继续昨天的来 C座升级了12度 CNC 的 ,转向杯继续使用原厂胶的 ![]() ![]() 这颗几米要锁紧 ![]() 完成图 ![]() ![]() ![]() 前CVD 为3.5MM 长度107.5MM 独立LOGO 配有加强筋 ![]() ![]() 跟中前CVD一样 这里要涂黑油 可以多点没关系 ![]() ![]() 前下A比这里用到长的杯桶 ![]() 前后两颗长螺丝 务必要打螺丝胶 ![]() ![]() T-works 全车太拉杆 几乎成我我的每台车标配,目的不是为了 重点 是真的心情 ![]() ![]() ![]() 之前几张图片 大家可能会发现我的卡尺显示那里很不清晰 是的,没电啦·····哈哈 还好说明书 是1:1的 ![]() 这张照片应该清楚些 球头套 两边有大小之分 正确的球头按入当时 是从大的这边下 ![]() 为了安全起见 这里我更换了杯头螺丝 并且几个垫片 ,后面的螺母也更换了法兰螺母,增大接触面积,避免意外脱落 ![]() ![]() ![]() 接下来 BAG3 这包主要是安装转向阿克曼部分 ![]() 按照说明书来 先安装好舵机保护 ,之前的贴纸有说过 那颗大弹簧 记得要预压一下 ![]() ![]() 阿克曼板 升级了TWORKS 的 这样选择会比较多 ,跟原厂 用的B款,A款几乎很少用到,C款最长,可以增加先期的入弯反应 ![]() ![]() 这个银色垫片不要忘记 不然会卡死你····· ![]() 这里不要拧死,稍微有一点点量 ,不然你的阿克曼板就变成静态 不能动了 ![]() 上下各2颗轴承 ,搞定 ![]() ![]() 前三角板 更换了 T-WORKS 碳纤的 没办法 对碳纤维没抵抗力 ![]() ![]() 标配CNC 7075 前支撑 做工没得说! ![]() ![]() ![]() 安装到这里 到了我最扎心的环节,拉杆······ ![]() 但是问题来了 说明书只是给了个大编号 但是拉杆球头套却又很多 样子长得还都差不多······应该用哪个? ![]() 别急 ······方法很简单 ,用你的拉杆去测量, 这个显然不是··· ![]() 那这个就一定是了··· ![]() T-WORKS 太拉杆附送两个扳手 一个4MM 一个5MM ,这里需要用5MM ![]() 搞定,分左右的 ,直的这边是阿克曼板 ,弯的那边是转向杯。PS 图片中可以看到 我又忘记按车壳柱·····菊花一紧,又要拆回去 ![]() ![]() ![]()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