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发装车贴了,也总有朋友问,其实装车很多,只是现在装车都是几小时一下子搞定,着急下地,很难有心思慢慢边拍边装。但是,这台TLR 22X-4精英版,让我再一次有了发装车贴的动力,希望不会半途而废,争取拍完吧。疫情之下的第三年,比赛依旧是很向往的。 关于这台车的介绍,前面有发帖详细说了,没看到的可以翻翻: TLR 22x-4 elite 最新四驱10越精英版 特点分析 废话又多了,直接开始正题 彩盒一贯的风格,低调又鲜艳 ![]() 直接开箱了,10车包装很小,里面分好袋装,袋子上写了a-i的顺序 ![]() 盒子最底层有个大袋子里面有手册和备件包以及附件贴纸等小东西 ![]() 把所有袋袋摊开,A-I包,最后有个调整包里面装的是一些需要替换才能改变设定的小东西,例如臂码豆豆之类,然后地盘+车壳和尾翼,车壳尾翼都是激光剪裁好的,很省心。 ![]() 底板大量偷轻,边缘光滑不割手,厚度2.5mm; ![]() 可以看到中差座有前后2个安装位置调整重心,前后各2个大圆孔是快拆波箱盖的螺丝口; ![]() 标配钛合金拉杆和HD球头扣,讲真不知道是我少见多怪,还是阅车太少,第一次见有车标配钛合金拉杆的,我还提前买了一套钛合金拉杆,这车拉杆是3.5mm的,比较奇葩。 ![]() 箱底最大的袋子里面装的这些玩意,摊开-贴纸清一色tlr 22x-4,就不能出点拉花什么的,然后有一包备用五金件,看了下就是一些备用螺丝螺帽垫片什么的; ![]() 里面有一张op件介绍,当然这上面画出来的都是需要另外购买的, 我列举下: 性能可选项里面有- 1,限滑离合; 2,双截棍前传动,这个我喜欢,可以让前轮弯道中抓地更好,输出更柔顺; 3,铝合金舵机臂,这个已经买好了; 4,碳纤维异形地盘,这个有点东西,跑13.5的话这个绝配; 5,复合材料波箱齿,这个也是为了跑13.5限制组利器,轻太多,不过耐用性不知道了; 升级选项里面有- 1,钛合金避震塔,这个为啥不标配,又要掏钱了; 2,铝合金后轮杯,这个我觉得我就喜欢用复合尼龙的,轻也耐用; 3,铝合金cvd防止甩pin的套,这个奇怪啊,原车本来也是铝合金套,不过好像是这个升级的上面打了TLR三个字母,别的没看出区别; 4,地盘保护贴,这个好像也不便宜; 5,铝合金阿克曼板,这个标配了; ![]() 备用五金件包,里面是一些备用螺丝螺帽和垫片,这个倒是挺贴心的; ![]() ------------------------分割线-------------------------------- 请允许我自信一把,本着对22x的熟悉程度,我还是把最讨厌的差速和避震留到最后,所以也就不按照手册顺序来,跟着心走,拿出地盘布局包E先开始把,感觉先把地盘中间装好会觉得快一点; ![]() 撕开,摊开; 看到顺序,E1-E4,熟悉的话其实不用手册,按照小包顺序装不会错的; ![]() 地盘侧板和中支撑,可以看到侧板标记的是SFT,就是软侧板,还有硬侧板,是调整地盘扭动的; ![]() 所有的碳纤件和之前一样,都是做了切边倒角,好评+1,中支撑是纤维加硬的尼龙很硬棒棒; ![]() 和底板摆在一起先; ![]() 全车标配YFS镀镍黑螺丝,这个真心良心,以前总要自己换螺丝; ![]() 底板边缘光滑不割手,好评+2; ![]() 底板装起来很快; ![]() 干干净净; ![]() 侧板是软的硬度,这台车主打泥土场地,所以标配中差和软侧板高扭动; ![]() ![]() 拆开E2包,中差座,才发现轴承也在这里而不是在差速包里面,不用见怪,TLR 的scte和22平台的差速轴承都是可以不用拆接杯直接套上去,直径很大; ![]() 中差座就装好了,选择后部位置; ![]() 中差盖很漂亮,快拆也方便; ![]() 再打开E3包,转向组; ![]() 阿克曼板内置4颗轴承,铝合金板的精度很高,这么小的轴承放进去松紧刚刚好,用一点力压进去不会掉; ![]() 注意转向板两个轴承之间有一个小的厚垫片,这个千万不能漏装; ![]() 转向组舵机拉杆摇臂也是碳纤的,这个板可以替换,目前我还不知道上面2个点是什么意思,碳纤维件切割光滑平整,好评+3; ![]() ![]() 装好了,转向板装到转向摇臂上螺丝不用太紧,不然轴承会不顺; ![]() 转向组轴承竟然在E4包里面,转向柱是铝合金的,下面带卡位和底板结合面积很大; ![]() ![]() 车壳柱有R扣和魔术贴的,10越我选择用魔术贴,方便; ![]() 底板大体上这就好了,后面有空慢慢搞前后悬挂; ![]() ------------------分割线 2020/04/28 继续------------------------- 晚上偷空再装一点,C包拉杆,钛合金拉杆我是很喜欢,所有车都必须换,这次有点不习惯标配就是钛合金拉杆了; ![]() 撕开,真亮真香啊; ![]() ![]() 球头扣是HD加强球头扣,不同之处只是材料配方,球头扣有另外一种是通孔的,方便调整球头加垫片什么的,适合室内地毯,HD这个灰色封闭的主要是用在泥土场地会干净很多,球头扣里面不容易赛很多沙土导致不顺; ![]() 扭好7跟拉杆,手指都要气泡了,不知道为啥这球头扣扭起来比8x 8车都要紧很多,球头工具又用不了,螺纹也涂了很多油脂,费劲; ![]() 刚好还有一台新的TLR 8ight-XE,地盘拿出来对比下8越和10越,也是极度舒适,风格各异; ![]() ![]() ---------------------分割线---------------------------- 不知道先装什么了,还是打开A包装我做讨厌的差速把,因为每次装差速和避震,都会手上不可避免粘到油; ![]() A包里面分A1和A2,A2里面是油,还没撕开我就看到里面已经到处都是油了,很嫌弃它; ![]() 都撕开发现不对,只有前后差速,中差在B包里面,那就把B包一起撕了吧; ![]() 差速就都在这儿了; ![]() ![]() 差速十字轴是铝合金硬化的,而且两侧做了切边,一个是增加和差速杯接触面积,一个是方便好定位; ![]() 差速壳,看起来硬度很高,容量比较小,底部有个槽是为了方便把pin插入接杯的; ![]() 大伞齿也一样有个槽,齿牙很深很宽,整体厚度很薄,可能是为了尽量轻; ![]() 边缘光滑无毛刺,轴心位置有个复合材料衬套,这个好评,耐用,我看t-works也有给22x出差速的cnc加工的pom衬套,下次可以试试; ![]() 接杯涂好黑油,装入接杯,o圈抹点差速油套进去,盖好垫片,装pin销子,这里就可以清楚这个槽的用途了; ![]() ![]() ![]() 伞齿这里特别好装pin,位置刚好,而且接杯孔里面有做倒角; ![]() 全部装好接杯装好o圈垫片销子,中间的是中差; ![]() 再看一眼很漂亮的铝合金十字轴+切边,小齿轮是粉压的,无毛刺,很硬; ![]() 带了3瓶差速油,前中后分别7k 50k,5k,中间50k真心是有点厚了感觉,先装了后面再调把; ![]() 老样子,吉式灌油法,先灌一半油,然后放入齿轮,再补油到合适位置,50k的油很厚,要等久久才能好; ![]() 我没按照手册那种称重的,还是按我自己的习惯掌握,因为觉得自己这种可以方便的保证很方便的情况下每次灌油量比较一致; 放了适量的油,再把伞齿放进去,不要让油溢出来,要差不多刚好平齐差速杯,待油稳定厚,然后用纸巾把齿轮中间埋入接杯轴那里的油吸干,为了能容纳接杯轴,然后吧另外一半盖上扭紧就好了,差速杯4个螺丝一定要均匀扭紧,一定要紧,这样才能保证齿轮不晃; ![]() ![]() 中差大齿我用81t的; ![]() 三个装好了,用了竟然快一小时; ![]() 记性不好,还是油漆笔标记下差速; ![]() 翻出来前面装中差座时候的轴承,套入差速,有点紧,只要平着用力就很容易塞入轴承,中差就放入他该去的地方; ![]() 告一段落; ![]() -----------------------分割线--------------------- 右边侧板还有2个螺丝没固定,因为要借电池座来压住,还有时间,就找了下这东西在哪儿,翻到J包里面,J3; ![]() 撕开,就喜欢撕; ![]() 电池海绵贴先贴到侧板; ![]() 电池固定座有2种大范围高度可选,同时有一些垫片微调高度; ![]() 电池可以前后移动一定位置来调整重心,范围还算比较大,靠3个调整块搭配,0-2/1-1/2-1这种; ![]() 我直接装了个电池靠前的,我马达座靠后的; ![]() 好了有空再装后面的; |
本帖最后由 et3010 于 22-5-9 11:58 编辑 一晃快半个月了,五一去 成都参加《成都Kingpin Club 2022 Spring Event》春季赛 8越双项刚回来,欢乐了整个劳动节。前面拍了点也没上传,现在补一下继续,争取不烂尾。 才想起来以前2020年就发过一次装车22x的贴,有兴趣的可以翻翻 国内首台 TLR 四驱10越 新车 22X-4 装车播报 - 已拼完,后期不定期更新设定和op修改 还是老样子,本着对这车的熟悉程度,不用手册也不按顺序,完全随心组装 拿出F包,前桥: ![]() 输入锥齿和大小轴承,这个齿轮有点特点,首先是输入齿挺大啊,就是零件太多感觉,可能是为了用这个轴杯 ![]() 前cvd长度68mm,要注意这里是有可选长度的,搭配中差位置调整 ![]() 波箱壳精度非常高,硬度也非常高,就是前波箱壳为什么不把输入轴做上扬拉平对应底盘前缘上扬防潜角呢: ![]() 抽拉式快拆方式和超低差速重心设计: ![]() ![]() 轴承先卡进去试试松紧,还是原来的紧致: ![]() 外面这颗轴承很棒: ![]() 输入轴要先套轴承这样安装,cvd上黑油,过程掠: ![]() 从外面插入,pin上来点油脂不容易掉和移位: ![]() 这里有个防松弹性垫片,这个要注意了,这个垫片是有方向的,锥面朝着螺帽: ![]() 小螺帽用简易十字套筒这样套上,另外用镊子卡住狗骨pin扭紧到最紧,到底的接触感会很明显: ![]() 算是波箱最麻烦的就装好了: ![]() 看下这个齿轮里面的螺帽,这里换一次cvd好麻烦啊: ![]() 差速轴承竟然也在前波箱的包装里面,轴承用镊子横着平着压入会很轻松: ![]() 轴承边缘涂点油脂帮助密封,然后放入波箱: ![]() 笔画了下快拆波箱盖,查看是否有间隙,结论是精度非常好: ![]() 不着急,先把臂码B上紧,4个臂码分别标记了ABCD,这点很好,之前看有朋友装车臂码装错和上下装反: ![]() 现在再把波箱接缝处涂油脂,准备合波: ![]() ![]() ![]() 合起来,看到有一点油脂挤出,用纸巾和酒精擦掉就行: ![]() ![]() 22X4的快拆波箱有点特别,他下面有2壳螺丝穿过底盘,虽然4颗螺丝就能打开,但是多显不便: ![]() 这时候再给齿轮涂好黑油,我一般涂很少,不会甩的到处都是,足够润滑齿牙就可以了,毕竟差速会经常打开,弄的满手油我是很抗拒的: ![]() 4个底盘螺丝+上面4个锁住支撑螺丝,把前波箱固定到底盘上: ![]() ![]() ![]() ![]() 打开另外一个小包,标准硬度摆臂和前臂码A和臂码豆豆和主轴: ![]() 先把豆豆装臂码里面,前前A臂码豆豆靠上靠内: ![]() 豆豆一定要用力按压到底,和臂码一个平面: ![]() 前后B臂码,豆豆靠下靠内,这里是增加了一些防潜角: ![]() 摆臂主轴插入臂码,第一次有点紧,是大家都会喜欢的: ![]() 套上摆臂,锁紧A臂码,摆臂上有写R L,第一次装的朋友也不容易懵逼: ![]() 前防撞固定方式我很喜欢,一颗螺丝就够了,这玩意如果跑土场是经常需要更换的: ![]() 防撞设计低于底板前缘,能很好的平衡损耗和保护底板和臂码前缘: ![]() 看到防潜角通过臂码豆豆设置大了一些: ![]() F包的最后一小包,避震架,非常漂亮的碳纤维双面切边,无任何毛刺,转孔内径精准: ![]() 避震塔是钢的,10越其实可以用钛合金的,好在t-works有钛合金的22x避震塔: ![]() 感觉避震架的调整孔位不够多,各只有3个,轮座那边是要通过垫片调整的,避震调整更多的是避震托,避震脚长度等。 上好球头: ![]() ![]() 好了前桥ok了: ![]() -------------------分割线----------------- 拆D包,避震组: ![]() 打开里面3个小包: ![]() 索性都拆了摆整齐心情下,避震油也带了: ![]() 先把避震桶上下的O圈套好,我现在懒,不涂油: ![]() 再摆拍下,按照衬套和O圈顺序,这个o圈有点意思,一会说: ![]() 注意衬套是有方向的,有槽的一面朝下!: ![]() ![]() TLR的O圈一直都是X截面的O圈,简单说就是一个顶俩,而且低阻力,不漏油: ![]() 装O圈的时候要涂点油脂再放进去,切记: ![]() 避震桶密封件的顺序,先放一个O圈,然后一个厚衬套,衬套是pom经过cnc加工的,再放一个O圈,然后放最外侧的衬套,注意有槽的朝下,也就是朝着避震脚的方向: ![]() 避震活塞也是pom经过cnc做的,不是注塑的,边缘有倒角,注意方向,有台阶的朝下,前避震2孔1.6,后避震装2孔1.7: ![]() 先给避震心套上垫片再套上活塞,注意方向,台阶朝下: ![]() TLR的避震活塞固定是用螺丝的,不是螺帽,而且螺丝比较小,是M1.5,然后1.3的刀头,这个螺丝可以换普通m1.5圆头,然后用1.5螺丝刀,我有1.3螺丝刀,也就懒得换了: ![]() 这个螺丝一定要上螺丝胶噢,切记,不用用力扭,就这样抓着避震芯扭紧就好了,没有多大力的: ![]() 避震芯,避震桶,避震脚都ok了: ![]() 前避震行程缩短1mm,避震芯内增加垫片,因为10越没有下止点螺丝: ![]() 套好避震芯: ![]() 上好避震脚球头扣,这个避震钳是我用过的的里面最好用的: ![]() ![]() 绞牙环上好胶圈,也懒得涂油了: ![]() 扭到桶身上,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先: ![]() 灌油了,前避震42.5wt,后避震40wt,其实我是比较烦这种前后活塞孔不一样,油又不同,最好是活塞孔一样,就油来调整最好。 油灌满,慢慢拉出活塞基本没碎气泡就行了,反正是混气方式,0回弹,下地一定会进气的: ![]() 随车附带的避震工具很方便,先把避震盖扭紧紧: ![]() 把避震芯压到底,多余的油会从避震盖的泄油口出来,用纸巾擦掉多余的: ![]() 保持避震芯到底的同时,把泄油口的螺丝套好铜垫片锁紧: ![]() 避震托前面高的,后面矮的,别错了,调节件包里面还有一堆避震托不同高度的,这个避震托可以和短卡和所有22避震通用,属于g3代: ![]() 套好弹簧,避震搞定,还算比较快的: ![]() ------------------------分割线---------------------- |
继续继续,每天来一点 今天拆了H包,后桥组件,和前桥差不多,只不过前桥五一前就装好了: ![]() 里面4个小包: ![]() 又是这个波箱输入齿,好多小东西: ![]() 这个齿轮做工很棒,切割齿,但是不是螺旋齿: ![]() cvd先涂黑油装好,过程略了: ![]() 套入小轴承,涂点油脂在轴承接触位置和pin位置,能帮助pin装的时候不会掉: ![]() 从外面塞进来: ![]() 放入齿轮,旋转下到pin卡位刚好卡入: ![]() 放入防松垫片,注意方向,锥面朝螺帽: ![]() 还是老样子用镊子套狗骨扭紧: ![]() 这次快,一下子就装好了: ![]() 再看一眼螺帽位置: ![]() 要放入差速器才想起来没套轴承,而轴承在这个波箱包里面: ![]() 用镊子水平压轴承内圈,还是比较轻松可以压入: ![]() 注意后差速方向和前面是相反的,大齿在左边: ![]() 我一下子脑白了,又找出来手册确认下,对了顺便一提,tlr手册螺丝长度都是1:1的,如果零件乱的不好找,可以直接和手册上比划下: ![]() 常规,波箱接触面涂油脂,盖好防尘: ![]() 干干净净的: ![]() 然后齿轮涂黑油,波箱接触面涂苹果酱油脂密封: ![]() 先放到底盘上: ![]() 发现支撑位置没接触到啊: ![]() 才发现原来是有两个1mm垫片的,我在想,这里可以直接用1mm碳纤板多好,非要整两个垫片麻烦: ![]() 扭紧底盘的螺丝,22x的波箱太硬了,10车竟然都扭的手疼,我是给螺丝涂了一点苹果酱: ![]() 前面: ![]() 避震架包打开,突然发现避震架上有2个点点标记,不知道干嘛的,前面也有: ![]() 先上好避震塔和球头,都是中间孔位: ![]() 先把臂码和摆臂装好吧,C臂码用居中偏移1mm豆豆,居中向上偏移1mm,后臂码豆豆用0,左右上下居中: ![]() 把避震架装上才发现好奇怪,原来是反了: ![]() ![]() 要套避震才发现避震盖球头和螺帽螺丝都在最后的包装里面,而且前后还是分开的,又去翻找出来: ![]() 把避震塔和球头换好方向,套好塑料球头: ![]() 带上螺帽,这个螺帽一定要很轻带紧就行,不用死命扭的,会把塑料球头挤变形: ![]() 装好后面的了,后避震脚也是螺帽固定,应该是方便拆卸,后面这里用螺丝刀会比较憋手: ![]() 好了告一段落: ![]() -------------------分割线-------------------- |
算是大概装好了底盘,我慢慢上剩下的图,买电机g4竟然都卖完了,动力要等等了。 打开I包,应该是后桥传动和轮座 ![]() 里面就4个小包,还有防倾杆: ![]() 全撕开,一共4小堆: ![]() 轴头杯很漂亮,狗骨球头很大,看起来很耐用: ![]() 防倾杆,很tlr风格的简洁: ![]() 后轮杯,铝合金拉杆球头座+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轮座,带滚动中心调整块: ![]() 轮杯和拉杆座都是不分左右的,装的时候要镜像装,滚动中心调整块有5个高度可选,给的是最高位置的,可以最上和最下安装,设定包里面有其他的调整块可以自选: ![]() 球头安装孔,就3个足够了,等于说内外3个位置: ![]() 轮杯的转轴高度调整块(调整滚动中心)安装方式,可以最上或者最下,手机把这个沙面拍的太清晰,两侧还有垫片的: ![]() 放入轴承,松紧刚刚好,用点力压入到底没虚位: ![]() 试了下放入轴头杯,这个轴头杯真精致,又很薄: ![]() 拉杆球头注意要垫垫片,这个垫片可以调整滚动中心悬挂几何,可以和轮座调整块配合,我先装中间的孔: ![]() 装好cvd和轴头杯,轴头杯上有好几个孔,不同的孔,对抓地有一定影响,选择最靠内的孔(靠车身中心方向的孔)可以提供最大的入弯能力和无动力转向抓地力,涂点油脂准备插入: ![]() ![]() 这里有个重点要说明,这个包装里面pin的销子有4个,但是实际2跟10mm的,2根9.8mm的,后者短的是装cvd的pin,10mm的是装接合器的pin,反过来是装不上的,因为直径也差0.2mm,这里有个简单的办法,pin可以放进轴承内圈的就是9.8mm细的,装cvd里面的,切记不能搞错,反正搞错也塞不进去,10mm的是不能平放进轴承内圈的: ![]() ![]() 后轮座总成搞定,另外接合器的小小的螺丝一定不能太用力,小心螺丝断给你看,已经听说有人扭断了,这个接合器锁紧螺丝只是为了拆下车轮的时候接合器不会掉下来弄丢: ![]() ![]() 轮座和摆臂前后有垫片,可以微调轴距,我选择长轴距: ![]() 后部全部搞定: ![]() --------------------------分割线------------------------ 再开G包前转向杯和传动: ![]() 也是4个小包: ![]() 1包是防倾杆,没啥好说的: ![]() 摆臂的球头扣扣上可以用螺丝刀一别就进去了,取出来很容易: ![]() 防倾杆装好这样的,调整防倾杆顶丝机米的时候要慢慢来,调整到防倾杆刚好顺利转动但是没松动就好: ![]() 防倾杆和摆臂球头扣这里平齐就行: ![]() 装前cvd传动,前面和后面不太一样,前面轴头杯很短,属于那种低抓路面比较抓的设计: ![]() 没啥,直接涂黑油套好完事: ![]() 打开转向杯这一包,两个铝合金环是转向杯轴承之间垫开的: ![]() 转向杯轴承也是大小轴承,不过内径是一样的: ![]() 转向杯摇臂很结实,是1号臂: ![]() 碳纤维转向杯摇臂倒角切面朝上,左右不怕装反: ![]() 轴承套好了,松紧度合适,轴承质量不错,转向杯有标记左右,装车时候无脑就行: ![]() 放入轴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轴承中间这个铝合金垫环要放进去先: ![]() 前转向杯总成ok了: ![]() 还要装门座,门座铝合金的,注意螺丝胶要合适: ![]() 前滚动中心转向杯高度调整是通过这个衬套的,默认是上下一致的: ![]() ![]() 装好: ![]() ![]() 上摆臂上: -----------------分割线---------------- 还有个小包忘记装了,前鸭翼和轮胎螺帽和车壳魔术贴: ![]() 轮胎螺帽精英版也换成铝合金了,好评: ![]() 尾翼角度垫片,这个面是0度,换一个面是4°: ![]() ![]() 看侧面厚度不一样的: ![]() 碳纤维尾翼压片,也是经过切边的,很漂亮,安逸: ![]() 背后有埋头: ![]() 鸭翼一颗螺丝固定在波箱壳,简便: ![]() 轮毂螺帽我换成t-works大法兰的了: ![]() 翻出来一车轮胎先摆拍: ![]() ------------------------分割线----------------------- 最后是设定调整备件包,一大堆豆豆和避震托什么的: ![]() 豆豆尤其多: ![]() 所有的设定件,波箱高度垫块也有,电池挡块好几个,不同高度的避震脚: ![]() 收工了,最后发一些整体底盘图: ![]() ![]() ![]() ![]() ![]() ![]() ![]() ![]() 等电机有货了再更新了只能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