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大家讨论,也方便新来朋友看,大家好好维护好该贴内容吧# S3 N& D9 `; M% V/ T4 { M0 H! g 0 r8 r' n$ I: {1 [ 偶来个开头,不对或者不足的希望高手补充!( B2 g# c8 a' G) h 7 m: R; Q# Y, Y& L + T$ U: W2 V: x 1、FET是什么? 引用以前某位高手回答“ FET是场效应管”$ J$ {; A2 l p# ^+ H- ]8 N $ |" W% l7 t5 j6 n 2、FET有什么用?* m1 d% Z. _ }' |3 H- ~% F+ p 加大允许可通过电流和减少内阻!,让车子更快更劲一些 * v( f5 q. K) y7 _6 r! m: ~! S* m 3、FET什么模样?) b) [% Z: f, E7 \! x 看看照片,照片里面的4539字样就是FET了,可以叠起来焊多个上去' T7 E, N4 Q) H0 m ( W# ?) N/ a3 z+ {/ l8 m [upload=jpg]picture/best/200372811345570450.jpg[/upload] [upload=jpg]picture/best/200372811352113546.jpg[/upload]1 _7 O. }' I+ n& B! f O 7 [, |* P$ Q* M 4、FET有那些型号? HA3004 、IRF7307 、IRF7309 、SI7017 、SI70880 、SI71922 、FDS8928A: x) J/ _+ G7 v0 J8 q8 T AP2030M、 IRF7389 、SI70666、4539 市面车子里面常见的就是3004、4539、7389三种4 G; b9 z/ g3 _7 k0 | 2 W/ I+ u. l/ s2 D 5、如何升级FET? 可以焊多个上去,叠焊就可以,一般6-8个就可以了,最多见某人上了10个 0 z" \" Y6 ?# Z; y9 y 9 Y7 [0 j. K/ r) l5 k( r. g 6、FET的相关资料 http://www.rcfans.com/bbs/uploadImages/200372810333118987.zip: V% ]4 D$ M2 Y: y# B( y 5 D/ b. z; ~! I# H4 J0 ]8 M3 E. L $ `% r" A7 k1 N& Q/ E 7、判断FET是否是好的1 q+ j g4 F3 b0 n1 F+ b* @ % p- X/ ?( L6 C1 X5 \ 检查FET(7389,4539等对管封装的FET)的方法:; W) m# m7 ]+ W4 {0 C8 V a、将FET拆下 2 M& R! A* J; h* z, _ b、将万用表打到最小的欧姆档。用万用表的正表笔(数字表是红色的,指针表是黑色的)接FET的5引脚。负表笔分别接FET的6、7、8引脚。如果不通,这个FET已经烧掉。 c、负表笔接5或者6引脚,正表笔同时接3、4引脚。如果通了,那么这个FET已经烧掉。正表笔接7或者8引脚,负表笔同时接1、2引脚。如果通了,那么这个FET已经烧掉。 d、将表笔对调,重复c步骤。如果通了,FET已经烧掉。$ v7 [/ _- X& @, o6 G! I% G / z6 }* p$ }% c; W3 r" w- \ e、将正表笔接2引脚,负表笔接1引脚。如果通了,FET已经烧掉。表笔对调,结果判定标准一样。将正表笔接3引脚,负表笔接4引脚。如果通了,FET已经烧掉。表笔对调,结果判定标准一样。6 O+ ] P% H) \- ]( r k 如果上面所有步骤都通过了,那么:& {, {5 R$ Y) b2 r9 ~) h + t8 `1 O O K) y f、找一个5-6V左右的电源(比如4节5#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源的负极接在FET的1引脚。电源正极接FET的2引脚。用万用表量5-8任意一脚对1引脚的电阻(表笔方向无所谓),应该为0。断开电池,一只表笔同时接1、2引脚,另一只接5-8任意一引脚,应该不通。不符合上面的条件,FET已经烧掉。 g、电源的负极接在FET的4引脚。电源正极接FET的3引脚。用万用表量5-8任意一脚对3引脚的电阻(表笔方向无所谓),应该为0。断开电池,一只表笔同时接3、4引脚,另一只接5-8任意一引脚,应该不通。不符合上面的条件,FET已经烧掉。7 E# t1 Q0 I' ^: S # H# w: H& s& Y- _, q4 T! @& m 通过了上面的所有的步骤,那么这个FET就是好的。% `4 m' S; V6 Y4 L" w / n$ P: R2 j' g; l' M8 C 新的FET可以直接测试f、g两步。 |
以下是引用晨光在2003-7-28 11:46:54的发言:+ N( o% T, |6 V. ? }/ M |
以下是引用Arie在2003-7-28 12:56:37的发言: 7 F& T5 N. ^/ n) I' O 可能阿聪说对了,我的车上了10个FET,感觉也没有快很多. g$ |- V) p8 |/ ]5 W 我的车用4539垫底的 我就想用7389垫底: Z* Q% r& Q0 e0 b* `+ z 8 x6 X s: X& Y 谁知道换了之后一加油就冒烟了。。。 ; K: x* z& z/ I8 K( }9 o: c 唉,还不知道是那颗烧了,目前不知道怎么测试。。。郁闷。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3-7-28 13:55:05的发言:) R' n5 e. k5 U" Q 完全正确。并FET最大的用处就是减小电调本身的内阻。这样在加速等需要大电流的场合,电调的内阻不会产生过大的电压降。这样电机中就能流过更多的电流,加速就更有力。同时电调也不会过热。要知道电调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以及电调的内阻成正比(P=I^2R)。电流加大一倍(用特别强劲的电机),电调产生的热量就要加大4倍。所以必须减小电调的内阻,要不电调就会冒烟、或者FET过热开焊!改FET或者并FET就是这个道理。3 \5 h& a4 D$ c Z - P* f, x: X1 N: }' ~( ?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拿4539垫底才能正常工作。但从电路原理上来讲,通过在原有的FET上简单的叠焊FET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这样有可能造成一些问题(比如FET开关速度变慢)。最好的办法是在每个FET的G极(栅极)中串连一个50欧姆左右的贴片电阻。均衡每个FET的驱动电流。8 w4 O4 z0 Z9 I5 |& n6 \2 n% B / I5 X8 F! G& r; ?9 Q 个人认为最好用好的FET(例如7389)并联,少并几个,这样效果一定会比多个差一点的FET并联好的。如果单纯从电路的角度讲,用2个N沟FET+2个P沟FET(每个管子是一个8引脚的封装,一共4个封装,比原来的印刷板面积多一倍)组成桥路,这一定会比并联管子的效果好的。原因看我以前的帖子吧。当然这样的问题可能也是MINI车手不愿接受的:额外的电路板、额外的体积和重量!! x; ?- f7 D9 j5 } [/quote] |
以下是引用Arie在2003-7-28 14:06:19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3-7-28 15:03:11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3-7-30 1:04:17的发言:! h5 h% v( i/ U% q: E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3-9-19 1:30:29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3-9-19 1:41:22的发言:8 z6 ~. K9 a4 e9 c& s 试验多次发现奥迪MINI的电路比较硌硬。焊下si4539再焊接7389总会出现问题。好的情况下只能向前或者向后,不能既可以向前、又可以向后了。坏底的情况下干脆不转了。检查FET的各个栅极,发现两个7389中各有一半的栅极电位不正常。再检查发现奥迪的驱动电路比较特别。中间好像隔着一个三极管,驱动电路中还有串连有一些电容。这样的好处应该是保证在没有收到信号时,小车的电机上不会有任何信号,电机不会导通。也不会出现上下两个管子同时导通烧掉管子的问题。但因为看不清,实在搞不清为什么没有si4539垫底,7389就不能工作。 [/quote] |
以下是引用shouldbe在2004-3-27 23:38:07的发言: ; H/ T4 N Y5 Q$ i. Q 这话不对。肯定是没有实际用过哪怕稍微好一点的马达。简单的计算就知道不可行: 5 a; _9 M" j5 T 1.管子的内阻是29毫欧(N沟)+58毫欧(P沟)=87毫欧。+ ~: F( k: @) s. \4 G1 [ 2.5A下的功耗=5×5×0.087=2.175W。其中N沟导通的那只7389功耗为0.725W,还凑合能承受,而P沟导通的那只管子功耗已经达到1.45W。那只管子要么冒烟,要么就是管脚的焊锡熔化,管子开焊断开了。/ J" P# K) G6 g+ E 3.安全的配置应该是设定总的功耗为0.5W。电流取5A时,内阻应该为0.5÷5÷5=20毫欧。电流取7A时,内阻应该为10毫欧。前者意味着4对管子叠罗汉,后者意味着8对管子叠罗汉! - P( B; E5 J1 l" e: L2 o 因为管子的对数增多,总的功耗也可以适当加大。可以取每只管子0.125W,管子的对数为m,最大恒定电流为I,则叠罗汉的管子对数和最大恒定电流的关系为:0.125×m×2=I×I×0.089÷m=====》推导出的公式就是I=m×1.676。也就是I=5A时,管子的对数应该为3对。I=10A时,管子的对数为6对。+ A5 Z2 ~5 Y1 E) i [/quote]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