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止点理论(downstop) Front Ride Height:前车高 Rear Ride Height:后车高 下止点限制了悬挂向下的行程,也就是限制了底板的最高高度。这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通过轮胎倾角和滚动中心表现出来)和轮胎的跟踪性(the ability of the tire to flollow the track)。这种效果会随赛道的类型和轮胎的抓地力改变而改变。 更多的避震行程(更低的下止点)使车辆有更多的响应单会不稳定;在颠簸和慢速弯较多的赛道比较好(bean:适合国内啊 哈哈)。较少的避震行程(更高的下止点)使车辆更稳定更适合平坦的赛道。 车辆的左右下止点必须一致! 下止点的调教影响 前下止点 更高的前下止点 减少加油时车辆前部抬头量 增加高速过弯性能 增加带油过弯时的转向不足 更适合平坦的赛道 更低的前下止点 增加加油时车辆前部抬头量 降低高速过弯性能 减少带油过弯时的转向不足 更适合颠簸的赛道 后下止点 更高的后下止点 减少刹车时车辆后部抬头量 增加刹车时的稳定性 更适合平坦的赛道 更低的后下止点 增加刹车时车辆后部抬头量 增加低速弯的转向 更适合颠簸的赛道 下止点测量 设定前准备 设定用工具 按照以下准备车辆 使用以下工具设定 避震:分离避震 防倾杆:分离防倾杆 轮胎:移除轮胎 Droop Gauge Support Blocks Droop Gauge 1.将车用Droop Gauge Support Blocks垫住放在调车板上,确定底板已放稳。 2.提起再放下悬挂,使其在最低位置。 3. 使用Droop Gauge来测量下止点。 前下止点 在A臂下测量,不要在转向C座(C-hub)下测量。 后下止点 在A臂下测量,不要在后轮座(upright)下测量。 正数代表高出底板的距离(用毫米表示)。负数代表低于底板的距离(用毫米表示)。 下止点的调整 前下止点 增加 拧入(顺时针)下止点螺丝,前A臂会轻微抬起。 减少 拧出(逆时针)下止点螺丝,前A臂会轻微下降。 后下止点 增加 拧入(顺时针)下止点螺丝,后A臂会轻微抬起。 减少 拧出(逆时针)下止点螺丝,后A臂会轻微下降。 [ 本帖最后由 bean 于 2006-2-4 10:16 编辑 ] 车高理论 车高是指车辆整装待发时底盘离地的高度。车高会改变车的重心和滚动中心从而改变车辆的贴地性。由于悬挂的几何性和地面的清洁状况(bean:大概是说车高太低容易碰到地),过度的改变车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车辆整装待发的时候测量车高(但不要装车壳),用避震限位环来调节车高。 车高的调教影响 降低车高 增加总体抓地力 更适合平坦赛道 升高车高 减少总体抓地力 更适合颠簸赛道(防止底板接触地面) 车高和轮胎 车高是在安装轮胎,准备下地时测量的。当使用橡胶轮胎时,由于胶胎基本不磨损(指直径上的损失),车高基本不变。但当使用海绵胎时,车高会随着轮胎的磨损而下降,详见海绵胎的使用 车高和悬挂设定 悬挂设定不受轮胎的影响,只影响车高。当设定您的悬挂时,改变不同的轮胎并不改变车高。相同的悬挂设定在赛道上可能会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轮胎不均匀或者轮胎的直径不同导致。无论如何只有在set-up system(bean:就是hudy那套巨贵的东西,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上才是真正的悬挂设定。 车高测量 设定前准备 设定用工具 按照以下准备车辆 使用以下工具设定 避震:安装前后避震 防倾杆:安装防倾杆 轮胎:安装轮胎,前后左右的轮胎直径要一致 Ride Height Gauge 1. 将车放置在调车台上(bean:其实只要平就可以)。 2. 压下并释放车的前后端,使避震保持在平衡状态。 3. 使用Ride Height Gauge测量车底板前后的最低点。 车高调整 只能用避震限位环来调节车高,不能使用下止点螺丝来调节! 限位设定 避震限位环 增加 拧紧限位环,使它向下运动 减少 拧松限位环,使它向上运动 前车高 增加(增高) 同时增加两个前限位。 减少(降低) 同时减少两个前限位。 后车高 增加(增高) 同时增加两个后限位。 减少(降低) 同时减少两个后限位。 避震行程是指在轮胎触地后车身下降的总量(bean:我觉得这个叫正行程比较合适),同时也是指轮胎离地以前车身上升的高度(bean:负行程)。由于能调节重量的转移,避震行程是车辆调教中非常有用的一项设定。 避震行程由下止点和车高共同控制(bean:由此看rcfans的介绍有些欠妥当)。当我们调节车高时,我们必须同时调节下止点来控制避震行程。这点在使用海绵胎时尤其重要(海绵胎在行驶过程中有磨损,需要您不停的调整车高)。仅仅增加车高将减少行程,除非同时改变下止点。 前避震行程 更少的前避震行程 减少加油时车辆前部抬头量 增加高速过弯性能 增加带油过弯时的转向不足 更适合平坦的赛道 更多的前避震行程 增加加油时车辆前部抬头量 降低高速过弯性能 减少带油过弯时的转向不足 更适合颠簸的赛道 后避震行程 更少的后避震行程 减少刹车时车辆后部抬头量 增加刹车时的稳定性 更适合平坦的赛道 更多的后避震行程 增加刹车时车辆后部抬头量 增加低速弯的转向 更适合颠簸的赛道 (bean:好像和下止点一样的) 避震行程和车高 使用胶胎的话,您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下止点来得到一个固定的避震行程,然后就不用管它。胶胎几乎不会因为磨损而影响直径,所以避震行程也不会改变。 但使用海绵胎的时候就会相对复杂一点了,您需要不断的调整车高、下止点等来得到一个固定的避震行程。 考虑以下以下情况: 您使用海绵胎,并且已经调节好了下止点和车高。前避震行程为MM后,后避震行程为1MM(bean:不懂什么意思,可能是后轮比前轮高1MM的意思,原文:there is mm of front droop and 1mm of rear droop) 当行驶一段时间以后,轮胎直径减少了,这使车高降低了。因此你调整避震限位环来重新得到相同的车高。 提高车高使底板抬高了,这减少了下止点螺丝和底板之间的空隙,因此避震行程也减少了,这使得车的操控性能有所改变。 (在极端的情况下:您需要将车高提高许多,这时避震行程会完全消失,如果这样不管你再如何降低限位环,车高也不会改变,因为此时下止点螺丝已经紧紧的顶在底板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保持车高,您需要将下止点螺丝放松一点。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车高您必须同时调整限位环和下止点螺丝。并且还必须保持左右的平衡。 避震行程的测量 测量避震行程需要车辆在整装待发状态 设定前准备 设定用工具 按照以下准备车辆 使用以下工具设定 避震:安装前后避震 防倾杆:安装防倾杆 轮胎:安装轮胎,前后左右的轮胎直径要一致 小尺(Small ruler)(bean:就是文具店买的那种三角尺) 1. 将车放置在调车台上(bean:其实只要平就可以)。 2. 压下并释放车的前后端,使避震保持在平衡状态。 3.将尺垂直放在底板边,这样您能清楚的看到底板离调车板之间的距离。 4.保持尺的位置不要动,将车延中心线向上提,直到轮胎刚要离开调车板。(bean:我认为刚要离开的意思是轮胎还能够提供一点抓地力,如果没有抓地力,那即使轮胎和调车板接触也没有意义了。) 5.再在尺上读出底板和调车板之间的距离。车架在轮胎离地前升高的总量就是避震行程。重复3-5步测量前端避震行程。 避震行程的调整 调整车高会影响避震行程,当调整下止点时要对车高做出相应的补偿调整。更多信息请查看车高和下止点 高的下止点会减少下止点螺丝与底板之间的空隙。这会导致减少轮胎离地前底板上升的总量,从而得到一个较小的避震行程。 低的下止点会增加下止点螺丝与底板之间的空隙。这会导致增加轮胎离地前底板上升的总量,从而得到一个较大的避震行程。 调整车高时 调整下止点 结论 增加 减少 增加车高会减少避震行程。 您可以降低下止点来补偿设定。 减少 增加 减少车高会增加避震行程。 您可以升高下止点来补偿设定。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