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碎碎念,你们忍忍! ![]() 配件包3 ![]() ![]() ![]() SDX4的前后油压架都是碳纤板,厚道!这还不算,前后转向杯和轮座是CNC金属的,这两对OP的话。厚道厚道!!全车都是十字万向节CVD传动。。厚道厚道厚道!!! ![]() ![]() 电脑都罢工了,自己修,继续发帖的节奏~~~ ![]() ![]() ![]() ![]() 拉杆的组装很简单的啦,合适的工具让组装变成享受~~~原车球头老欧觉得很好,一改前两年那种黑色球头的设计和材质,球头帽上有开洞,装车后可以用螺丝刀直接拆卸金属球头,不用把拉杆拆下来~~AM的拉杆调节扳手和3R的球头安装工具不错,好工具就要说出来让你们知道~~~老欧装出来的杆。没有压痕,手也不痛不肿,合适工具的功劳。 ![]() 然后就是碳纤板的封边,这个是技术活儿,越野的前后碳纤油压架最好都封边。首先打磨下,然后用。。。。再用。。。。最后用。。。。。不会就算了,反正会水晶封边的都不看老欧的帖子。 ![]() 配件包4 ![]() 都是前下摆臂啦,和刚才的后下摆臂一样装~~~ ![]() 配件包5 ![]() ![]() 前差速组装和刚才老欧说得后差速组装一样,2片垫片都往一边垫,这样就不会满场“呼声”高亢啦! ![]() 刚才漏说了,前后波箱都是上下结构盖合,车子放久了不会出现波箱下方润滑油渗漏的尴尬情况~ 波箱上下盖精度很好,闭合干脆,然后用一个铝圈旋紧,有点意思哈~~ ![]() 前下摆臂一样后摆臂,直接调整摆臂间隙到完美顺滑无虚位状态~~~然后上防撞鼻头 ![]() ![]() 配件包6 ![]() ![]() 前后碳纤油压架封边胶水都干透啦,再拍一下显摆一下咯!~~~~都是装SDX4,一定要用这种技法和其他SDX4区别一下。看油压架如看人,哈哈~~~ ![]() 配件包6里的前传动摆拍来一张~~~前后轮座和摆臂的连接都是半牙螺丝固定,强度高,拆换方便。 ![]() 轮座里的轴承之间的铝介子不要忘装~!补一下电子说明书的步骤图: ![]() ![]() ![]() ![]() ![]() ![]() ![]() ![]() ![]() ![]() ![]() 继续前传动的组装 ![]() ![]() 杂乱的工作桌环境~~老欧是跨界竞速车手,摩托车很厉害的哈~~~发货。继续~~ ![]() 蛇的螺丝是单独小包包装,里边有油,所以建议都擦干净,没有清洁剂喷灌就放电动螺丝刀纸巾上转下除油。 ![]() ![]() ![]() ![]() 前拉杆组装。 ![]() ![]() 旋到拉杆左右露出的牙圈数对称的情况下上车再调整也是可以的。 ![]() 配件包7 转向机构 ![]() 舵保是塑料的,可以升级金属的。 ![]() 舵保的弹簧可以适当压一下,没关系,方便绞牙环上去。 ![]() 活用避震钳。 ![]() 这里一定要上螺丝胶的哦。 ![]() 转向拉杆的组装,分清楚折弯的球头方向,是靠近两侧前轮的。 ![]() 转向柱上方各有一个法兰介子,看清楚方向哦。 ![]() ![]() 波箱补强板是碳纤的装好后担心强度,实际后来参赛硬地地毯很猛烈的飞坡没有爆边,过! ![]() 接着装转向舵机,选用了UNITY全金属短身无刷舵机,0.05s/13KG,力量足够。 ![]() 但是这个位置老欧没想通,是舵机另类吗?反正不论垫不垫舵耳后边的垫片,怎么借位舵机臂都会干涉碳纤件。来一刀! ![]() 配件包8 中差限滑和中传动轴电机座等配件 ![]() 三片式限滑,滑动式马达座设计,左上角两个塑料件是用来固定走线的。有点意思~ ![]() ![]() ![]() 这两个固定穿线的塑料件和大齿间隙挺小的,不过没有干涉,但是为了避免剧烈运动翻车摩擦还是稍微往外掰了1mm,完美,过~~ ![]() 配件包9+10都是避震组件啦~~ ![]() 避震活塞有2孔4孔可选范围挺大,按照原厂默认的2孔前1.6后1.7孔径装啦。原厂有附避震油500。 ![]() ![]() 上图细的4根O圈是放入避震金属黑色绞牙环内侧槽内的,然后抹上些避震油方便旋上避震筒。 ![]() 避震芯的绿色密封圈是用了X型O-Ring,现在主流,过~~~白色的是尼龙垫片,有一片薄的有方向,凸起一面第一个面朝避震筒内测先装,然后是X密封圈加厚白色尼龙垫片,再一个X密封圈后就可以旋上避震筒下盖了。这个黑色的避震筒下盖可以升级为金属的。 ![]() 组装完后检查一下顺畅度,避震芯上可以抹上一些避震油,看看4根是否顺畅。 ![]() ![]() ![]() 上避震架灌油,有真空罐的可以更快排除气泡,没有就像老欧一样反复抽拉后静置直到气泡消除。这台车下地是跑高抓地毯场地,路面平整度很高,所以老欧做的是0回弹,也就是灌油后旋上避震筒上盖帽后上推避震芯直到多余的避震油和空气全部从小孔中排出后再小螺丝密封。拉出避震芯后因为负压会全部回弹到上图效果,没有问题就上弹簧和弹簧托。这个黑色的避震上盖帽需要升级为全金属的,而且很有必要,因为日后小螺丝位置会渗油,有点尴尬。 ![]() 配件包11就是电池压板和电机固定滑块。 ![]() 电机固定滑块有方向的,有两条沟的朝电机齿方向,因为后边固定电机齿的时候螺丝刀要借位的。 ![]() 避震漏说一点,前避震的下金属球头有法兰边,超摆臂方向安装。后摆臂是标准球头,正反无所谓。 ![]() 车架基本组装好后可以布电装咯 ![]() ![]() ![]() SDX4的电机电调包括中差的前后有不少组合布局,因人而异,车手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和操控风格来决定即可。 ![]() ![]() 总结下来装配SDX4过程还是顺利的,除了刚才说到的转向舵机臂的干涉,其他部位没有打磨修整。 ![]() 车壳为赶比赛临时做了一个,车壳厚实均匀质感不错。18号比赛当天SDX4全部出厂配置,没有做任何OP件改装,周6的练车差不多有20组循环电,周日比赛8组循环电接下来拍几张局部照片。主要是检查两天下来传动部分接杯和狗骨PIN的磨损以及万向节的损耗情况。 ![]() ![]() ![]() ![]() 金属接杯和狗骨钢PIN的磨损可以接受,耐用度不错,作为越野车用十字万向节传动的方式老欧个人很喜欢,很厚道,6根都是。 ![]() SMP车场是几毫米的地毯下边就是水泥硬地,飞坡最高点可达4米,落地后SDX4强度可以承受,即使参赛中我有意无意也犯过几次大失误,但是车架还是承受住了,完赛率95分,有5分扣在前碳纤油压架上。赛后发现有裂,但至少比赛完成了。 ![]() 比赛中难免切赛道的分割管,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铁箍固定,底盘涂层的耐磨度不错,赛后地盘上都是高速摩擦融化的地毯纤维,用清洁剂把底盘擦干净就是图上效果,赞一下。胶件安装中感觉属于硬中偏软,摆臂鼻头被赛道上的金属固定件削过撞击过,有伤痕但不开裂可以继续使用。SDX4赛后老欧换上的碳纤摆臂夹板择日测试,这个不是必升件,根据车手需求。避震桶上下盖帽必升金属。综合以上装车感受以及比赛下场的体验,蛇仔的SDX4四驱电越是一台值得推荐给玩家的战车。 ![]()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