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quish Products如期发布了SCX10 II Axle二代车桥 首先看看全貌 前桥正面 后桥正面 后桥背部 前桥背部 对于SCX10 II的进化,相比很多模友已经有所了解,进化了更加趋于真车结构化的设计,所以我们依然从结构设计入手 基于C-hub和Axle桥筒一体化设计,原生考虑了Caster主销后倾角 而King Pin Inclination主销内倾角也依照原厂和真车调较值,8度 稍微提一下的是,一代VP车桥的C-Hub也优化了主销内倾角,这也是当时优于原厂的进步 目前VP并没有立即推出与之搭配的转向杯,我们进行一下兼容性测试,由此可见,在没有匹配的VP转向杯之前,可以正常适用原厂尼龙转向杯或者是兼容原厂C座的第三方转向杯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更加接近科学物理力学的主销下沉设计 然后接下来就是Vanquish Products的工艺设计了,这也是很多用户比较关注的 桥筒连接部分 C-hub连接部分 背部桥蛋加强筋仿真工艺 桥盖工艺 说到桥盖,Vanquish Products与之授权的Currie车桥其中一个很大的特性,桥盖上倾 我们来看看和没有桥盖上倾的对比 车桥对于桥蛋,小型化的设计除了仿真,积极的意义是提高通过性,但是提高通过性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即使是门桥,也不能达到100%的0障碍通过,那么在遇到障碍的时候,一些工业设计就体现出了积极意义。 可以看到原厂车桥底部形状菱角化,矩形化,这样对于遇到障碍的摩擦力是比较大的,特殊的形状还会导致卡住,而Currie的工业设计,在遇到相同障碍体时,圆弧化的底部,将摩擦力较大幅度降低,提高了“钢性摩擦”通过性 再继续,发现更多 C-hub这里发现了特殊的加工造型 在另外一个附件包装里看到了这个 这个可不是T套哦,它不会旋转的,呵呵 官方的解释Threaded Chromoly Steel 基于铬钼钢合金的嵌入结构件 设计意图很明显,如果一体化设计,用户使用导致C-hub损毁,更换整桥的成本较高,加强的结构件,强化了主销部分的钢性,延伸了C-hub的寿命 装配一览 继续在附件里发现更多 这次的轴承卡套发生了设计变化,由半盖改为整圈,这个对于进一步提高轴承工作的同心型提升了基础 装配一览 回头来看看桥筒支架设计 这次的设计利用中间件延伸出低位拉杆和高位避震 做了一个实验,似乎有避震高阶调教的剩余空间 来到另外一边,比较遗憾了,原生是不可行的 不过有动手能力的高阶需求模友可以利用原位孔进行扩展 回到桥蛋 这是一种典型的阶梯刀工工艺,目的是偷轻,减重 说到减重,是本人对于SCX10 II代VP车桥最感兴趣的一点,因为竞技型的玩家都知道,自重是性能影响第一大要素,索性这次就做了一个更加严谨的测试 我们做一次纯桥壳重量测验,去掉通用件(轴承,拉杆,避震位螺丝,伞齿,半轴),只做纯粹的壳体测验(包含壳体安装基本螺丝) 这是前桥壳的重量,69克左右 这是后桥壳的重量,76克左右 然后以原厂桥壳作为基准比较 原厂前桥壳的重量,40克左右 原厂后桥壳的重量,42克左右 这次一体化的设计,的确在重量控制上达到了优化,是利是弊,可能大家各有分歧,有人喜欢模组化,有人喜欢一体化 本文尽量客观化做一些特性分析和评测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