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遇到一些模友的困扰,适用更长行程的避震,车壳被抬高,避震调节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里针对避震的整体调节做一些分析和分享,希望帮助到更多的模友 开篇图 扭腰高度有多少呢?盒子接近15cm 再来看看未调教原始状态 对比看看区别 可以看到,原始状态,大梁倾角更大(车身),影响梁上重心的不稳定性(更容易翻车),而且注意原始状态后轮已经离地,所以避震扭腰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抬轮高度,而是抬轮达到最大高度是,车身的综合稳定性 后续分析此区别原因,不要走开 也许会有人说了,R1这款避震长达107mm,比原厂95mm大了部分,车壳会抬高,真的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原始状态 的确车壳高了不少,大家注意的是,车壳高度有个默认标准,前脸贴合前保险杠,车尾贴合后保险杠,除开这个标准,车壳再被抬高,就是避震的影响了。 再来看看调教后的高度情况 是不是相当协调? 我们再来对比看一下,注意期间R1避震本身没做任何变动 好了,看完相关对比,我们来开始实际调教 -------------------------------动手调教分界线---------------------------- 确认一下原始避震装配状态 先挑选调节件,避震升高调节件(高绞牙位调节) 测试原厂支架和第三方相关孔位匹配的都能正常安装 初次安装情况 这里发现了问题,如果适用半圆头或者杯头螺丝,避震和加高件的间隙非常小,如果扭腰时,避震纵向运动倾斜度,极易碰到避震筒身,如果是筒身较粗的避震,情况会更加糟糕 于是使用通常的办法,加长垫片,问题又来了,避震纵向成为了负倾角,这样对于大梁车身的稳定性是不利的 那么动手,打磨一下调节件 再次安装,预留的间隙情况好转了 但是避震上端的避震垫片位调节因为纵向倾角影响始终是有限的,于是从避震下支点开始入手 但是这里可以看到,原厂的下避震支架似乎已经完全没有调节空间 于是适用第三方多孔位的避震下支架,跳出这个限制点 又获得了较佳的纵向倾角 然后回到我们最开始的扭腰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个位置 可以看到,调节后的避震压缩上止点被大大的提高,按照原始状态,扭腰时,桥倾斜,避震很快达到止点,继续往上,就是大梁被直接推动了,所以这种稳定性很容易影响翻车 而调教后,压缩止点被升到大梁接近水平线,可以保证很大空间的大梁稳定性 我们再来看看真车,同样的调教性能原理 好了,解决了主要问题,再来看看调节件的横向倾角作用 合理的横向倾角可以让避震在接近障碍时获得更好的反馈灵敏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一些技术分析可以帮助到大家,RC学习分享,讨论知识是最快乐的。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