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sho Lazer ZX6 - 1 /10 4WD Racing Buggy 装车 (车体全部完成,车壳制作随后奉上)
本帖最后由 wallopmax 于 15-2-25 23:42 编辑首先祝大家春节快乐,羊年大吉!
之前发过一个重回Hobby的帖子,表达了这17年来自己对无线电遥控赛车(小时候的叫法)的热爱。
http://www.rcfan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5599&extra=
这篇帖子则将向大家介绍Kyosho Lazer ZX6 - 1 /10 4WD Racing Buggy 的安装过程。
21年前正式进入Hobby的世界,那时候信息的传播方式与现在完全不同,对于遥控车更是如此。当时只知道Kyosho这个牌子,慢慢地不仅对Kyosho这个品牌有了情节,更有了很深的情感。因此对我来说,不存在选车的问题,未来或许也只会跑Kyosho的车。
无论是遥控赛车,还是Kyosho,这种发自内心对一件事物的喜爱,让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这种喜悦和美妙,所以买ZX6的时候就想到一定要写一篇装车的帖子。
17年后再次回归,首先入了一辆Ultima RB6,也从joho前辈的帖子中学习到了很多。在对RCfans各位“前辈”帖子大量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技术知识,也更加体会到分享的精神,这也是我想分享装车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也借助此贴,向RCfans论坛和各位“前辈”表达内心的敬意。
首先整理了一下论坛中有关ZX6的一些文章,以便大家参考(感谢原作者):
【发布新闻】Kyosho Lazer ZX6 4wd 电越
http://www.rcfans.com/portal.php?mod=view&aid=10190
【ZX系列全回顾】怀旧长篇 始终难以舍弃:kyosho lazer zx(帖子后面加补充篇)
http://www.rcfan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0568
【装车贴】KYOSHO ZX6 开箱装车 被遗忘的贵族 LAZER 未完待续ing
http://www.rcfan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8855&extra=page%3D4%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15%26orderby%3Ddateline%26typeid%3D15%26orderby%3Ddateline
同时,也将官网的ZX6安装手册、部件列表和设定表链接列出:
【安装手册】
http://www.kyosho.com/jpn/support/instructionmanual/buggy/pdf/30046_LAZER_ZX6_IM.pdf
【部件列表】
http://www.kyosho.com/jpn/support/instructionmanual/buggy/pdf/30046_LAZER_ZX6_SPOP.pdf
【设定表】
http://www.kyoshoamerica.com/assets/images/setups/30046_LAZER_ZX6_setup.pdf
在进入正式装车之前,有几点小说明:
1. 自己工作较忙,装车时间只有一个周末,车现已装完,不过终于得以春节假期期间来编写此篇装车贴,未来也会加入保养、设定等内容,且不断更新;
2. 这是我第二次装车(第一次是RB6,小时候不需要装),全凭对论坛各位前辈装车贴的学习,但深知自己只是学习了皮毛,遇到的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故本帖中错误的部分还请各位指出,在下感激不尽;
3. 因为自己没接触过其他车,所以很多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是站在可比的角度上,请大家理解;
4. 此外,自己现在是从零开始,所以很多部件名称还不太会说,为求准确,有些就用英文代替了(当然中文可能也会叫错),请大家见谅;
5. 全程iphone 6+拍摄,且第一次编写装车贴,拍摄角度、光线和帖子中的照片方向都没经验,故不清晰、不整齐的地方还请大家包涵;
6. 所有设定都为说明书提供的初始设定。
在此也特别感谢北京、上海、广州的各位朋友和模型店老板,从和你们的交流中学习到了很多,更加感受到了大家对Hobby的热爱。
期待可以认识更多的小伙伴,交流技术、分享热情。我想,对Hobby的热爱,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之一。
(注意:使用Rcfans APP无法看到每张照片下的说明文字,使用手机网页版则无此问题)
补充内容 (15-3-7 18:01):
装车部分已全部完成 本帖最后由 wallopmax 于 15-2-23 10:50 编辑
第一步是安装前摇臂。值得说明的是,Kyosho的塑料件上全部没有编码,需要对照说明书最前面的图示去一一对应,个别垫片还是需要测量好,其余部件还是可以一下子就找到的。
超大的Bag -1,几乎是车上需零散安装的全部塑料件了
前后holder均为金属,并提供多种Bushing holder set;底盘为7075,与RB6一致
Holder细节
底盘细节
前臂码选择 set B,注意通过字母的位置判断好安装“小豆豆”的方向
前后摇臂
悬挂轴粗细
做工很好,内部无毛边,注意不要受力,以免改变孔径大小,但还要保证摆臂的滑顺(RB6疏通时会掉出很多碎屑)
不要忘记这个1mm垫片
小心切下用于holder下面的垫片
安装好的前摇臂
装好前波箱底座和前防撞 本帖最后由 wallopmax 于 15-2-23 10:53 编辑
然后安装后摇臂
后面holder 也为金属材质,这里选择set D,注意“小豆豆”的方向
holder下面的垫片,一个凸起表示0.5mm后,两个凸起为1mm,前后不要放错
在Tebo的设定中提到在ZX6上用到了RB6的后摆臂,这里做个对比(照片中RB6的后摇臂为高碳版本)
我想使用RB6后摇臂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对这个角度的考虑吧
将后摇臂安装上底盘,并装好后波箱底座(无后防撞)
最后分享一张后悬挂的设定表
本帖最后由 wallopmax 于 15-2-21 17:54 编辑
安装前后差速:原车配带的为珠差,齿轮全部为尼龙材质;组装时,则选择了Kyosho原厂出品的齿差套件。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RB6的珠差安装,此次ZX6的说明书重新描述了检查操作,个人感觉要比几年前RB6的说明书更加明白一些,易于防止差速安装过松带来的损坏。
随车带的珠差套件,钢珠材质与RB6一致,其余齿轮均为非金属材质,但相信耐用性应不成问题,两者差别待未来下地使用后再做更新
齿差套件,不分前后,购买两套即可
内容物和使用油脂,差速油为Kyosho出品(前7000,后5000)
差速壳做工很好,但还是用1000号砂纸简单水磨一下(“8”字法),防止漏油
在这个价格下,齿轮做工亦不错,边缘也比较整齐,故没有再打磨
这里我还单独购买了5X8X2.5的轴承,用于替代齿差套件所带用于稳固out drive的黑色塑料环(如果完全不使用珠差,原珠差套件中的轴承也适用)
安装前,用brake cleaner清理了一下差速齿轮
先在差速壳外部放入涂满绿油的O ring,再加上单独购买的轴承
内侧先放入涂满绿油的O ring
插入out drive,放好垫片并插入销子
先放入大齿轮
再放入小齿轮,对齐十字轴的两个缺口,注意这里小齿与差速壳之间并无任何垫片(RB6的齿差套件可以使用Kyosho V-ONE R4 1/10 油动平路的差速齿轮,该齿轮套件中含有小齿的垫片,但该齿轮的价格已经超过一套差速了……)
按照轴承、涂满绿油的O ring、涂满绿油的O ring、垫片、销子、大齿轮的顺序将差速壳“上盖”装好
差速外部伞齿和输出齿也为金属(跑车时声音不如RB6安静)
将差速壳“上盖”放入伞齿,并将gasket涂上差速油,以增强密封效果(这里不应用绿油)
倒入差速油,说明书告知需加80%,实际操作超过十字轴即可(可转动齿轮以让油充分流入,但转与不转会在油量上有稍许差别)
"两边"合紧,十字法上好螺丝,这里需要注意安装后要旋转out drive看看是否顺畅,如果感觉有“卡顿”,可松下螺丝再重新紧好(不过我的两个差速中有一个总是会感到有一些不顺畅,始终无法调整好,具体原因还未知)
接下来组装输出齿,不要忘记最里面的垫片
前后共两个轴承,非常fit
清理好差速杯的机米螺丝口
先将差速杯套入输出齿,再插入销子
谨记上螺丝胶
拧上机米
为防止销子脱落,这里需安装上套环
再组装另一个时遇到了问题,销子无法插入,发现有大约0.2~0.3mm的偏差,重新组装后问题依旧,只能选择打磨,但还是未能全部插入销子,保养时再想办法解决(请各位指教)
将差速两边分别加入0.1mm和0.2mm的垫片来调整间隙 (第一次安装4wd车,不太明确这里调整的最终目标,不知是调整到没有明显晃动,还是调整伞齿与输出齿的间隙,请各位指教 - 请参看sanfan前辈的回帖)
在将齿轮装上车架前,需要先选择马达的位置,以确定差速的安装方向,我选择前置马达,原因无他,仅仅是对ZX5 官方图片布局的喜爱
确定好差速方向后,将齿差装入波箱,并涂上珠差自带的差速油(装车时手头无任何顺滑油)
sanfen前辈指出这里应用黑油,具体原因可参见sanfan前辈的回帖(珠差套件中已自带)
最后装好波箱上盖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北京一位ZX6车主反馈说差速杯销子的位置设计有问题,会“爆掉”。目前自己对此还暂时不太理解,期待自己跑车时的“遭遇”。同时,对于原带的珠差,很多老外车主反映说shaft会有脱落的现象,但有人说是设计问题,有人说是安装问题。若以后小弟遇到类似问题,会将相关情况及时汇报给大家。 已达到每天4M图片上传限制,明天继续 继续啊 超人RS 发表于 15-2-19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啊
稍等,哈哈。今天上传图片已经到了论坛限制了,稍后继续{:soso_e121:} 真没看过瘾,严重建议论坛为大伙开放装车类帖子的上传空间权限。 本帖最后由 sanfen 于 15-2-19 19:04 编辑
谢谢楼主,看的爽。
不理解为什么编辑推荐了还不能解除每日上传限制,用外面的图床的话经常一段时间后就失效了。
话说那个弯曲摇臂(gull wing arm),理论上它只是在换摇臂上孔位的时候,可以减少对其他部位的影响。不需要因为换了个孔位而大动干戈的重新调整避震长度和pre-load(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也感觉不到)。
*如果是平的摇臂,固定避震的孔的位置跟摇臂是平行的,设定摇臂角度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避震一头固定在摇臂最里面的孔时避震长度肯定要比 避震固定在摇臂最外侧的孔位时要短一些。这时换孔位的结果,不但改变了避震角度(避震的线性)和力矩,也需要加大pre-load才能让弹簧力度跟原来一样,也会影响到droop一点。
用弯的摇臂的好处,就是孔位不是直的了,改变避震角度的设定也只会影响避震角度(避震的线性)和力矩了。
有些车子会很聪明的用直摇臂,但是在固定避震的孔位那儿加点料,然后做成一个弧形,这样就直摇臂也有弯摇臂的优点了。
http://rcfans-discuzx.b0.upaiyun.com/forum/201502/20/080833qws1ms99slowssx7.jpg
哦,还有就是,因为弯摇臂的避震固定点更低(把弯摇臂于平摇臂两头对齐,弯摇臂的固定点在平摇臂下方),弯摇臂通常要更矮的后油压架才行。不过tebo应该把它当droop用了。
*貌似D413有三款后油压架就是为了对应摇臂上的孔来设计的,对于普通玩家有点浪费了,对于那些职业的就是一种简化调教设定步骤的配件了。 好车好车!!!做工真让人身心愉悦{:soso_e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