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的擺臂行程,有的車行程大,有的車行程小?有人買加長的避震器以增加懸吊系統擺動的行程....有些車因先天的設計,行程受限! 近來各車廠流行將後擺臂的擺動行程加長...每出一代車車就長個幾MM。但是,幾乎大多都專注在後擺臂.... 想請問的是,這個行程加長有何利與弊?為什麼前擺臂的擺動行程比較少加長呢? 同樣的將擺臂行程加長,對前後的避震性或是車性有何顯著的不同?? 若受限於原廠的擺動行程不大,改如何解決呢??:em28: [ 本帖最后由 诺亚 于 2006-2-21 09:54 编辑 ] |
感觉增加前后摆臂行程,可以另到车车下跳台的时候尽可能的吸收震动,而减少地盘触地的机会....可以让车下跳台时更加稳定一点!但是如果在原车的基础上要增加摆臂的行程...除了更换架长避震以及加长的避震架以外【我更换架长4MM避震后发现原来的避震架根本不能配合,当避震全部压缩到底后,底盘离地面还有3MM左右的空间,不得以只有更换加长的避震架来配合避震】还要根据地盘的形状以及A臂的形状来修整...以达到更大的距离!我也修整过前后地盘和A臂配合的那部分...让A臂更加往下...不过如果再往下前面会抵触C座而后面则会抵触传动轴....除非再修整被抵触的那部分A臂...但是怕影响强度没动手了.... [ 本帖最后由 龙少 于 2006-2-21 09:36 编辑 ] |
我個人的看法是在操控上的變化 ... 照理說越野車的設計,就是要越野, 就是要征服不平路面而設計的車種,想想看依比率來算,那麼差的路面,用那麼高的時速飛奔而過,如果上面有人 .. 我想早就顛死了 ... 為了要有"越野"的性能,所以越野車的懸吊大都設計成有較長的行程,以前玩硬地也玩越野,看到平跑車的避震總是覺得很小 ... 哈哈 .. 而避震行程可以說是越野車的靈魂,一般車子的設計會有較大的行程,而在設定避震器時,則需由自己去選擇要使用怎樣的行程,也就是先選擇避震架與下支點,先找出一個自己的標準再依自己的標準去調整自己所需要的,限制了車高會限制了車子懸吊的行程 .. 而較大的行程對不平路面有較好的適應性 .. 但太大的行程則不見得會讓車子好操控 ... 而且要注意 .. 不管你要使用怎樣的標準有時的設定會影響到車高與重心,車子太高在高速巴彎時無法抵抗離心力而翻車,而車子調低有時遇跳台或是太爛的路面時又很難克服 ... 所以這才是要調整的重點,有時我在比賽中也會有這種決澤 ... 如果跳台只有一個兩個,我不會犠牲操控而把車子調高,因為那損失可能只有一秒多 .. 如果跳台多 .. 我可能會選擇有較高的車高 ... |
原帖由 oldtsai 于 2006-2-21 14:17 发表 恩恩!!得來消化一下才可以...總覺得我的車車比別人的避震行程都還要短,不只前避震,尤其是後避震;但是,要削掉擺臂卡到底盤的地方,又覺得很麻煩(有這樣處理過擺臂....不會影響到堅固性)!! 我覺得車車設計時本來就應該先設計有較大的衝程...這樣若想減少衝程,還可以用限高螺絲來限制;但是本來設計就短...要加長很困難!!:'( |
原帖由 頭文字B 于 2006-2-21 18:15 发表 輪胎直徑、輪距、軸距和車高啊,大腳車設定比較高,軸距按比例比較短,如果前吸震桶行程不足、平路無問題、但一跳跳台前後重量馬上轉移就會反車。前吸震桶可以把跳台時的大部份上跳力吸收、被免反車。 相對來說,Buggy的軸距比例就長得多。跳台時前後重心轉移沒大腳那麼嚴重。從設計角度著眼(細行程油壓比大行程油壓反應要快),一般都把吸震系統設計到正好合適、從而換來更好的時間反應。 這些是我的一點見解,高手們請補充。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