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是德国生产的一款老牌大比例汽油模型车,是涉足汽油模型车最早的品牌之一。我的第二辆汽油模型车就是FG,07年把它弄到手可谓一波三折呀,含运费就花了1.6W,FG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漂亮的外壳和硕大的轮胎,简直像着魔一样的亟不可待,哈哈! 下面就最常见的大脚车型谈谈感受。 1.车型:FG有四驱和两驱两种驱动方式,车型也很丰富,有越野,大脚,平跑,F1等等。大脚车型的壳子最丰富,有悍马,牧马人和甲壳虫,还有卡车。越野的造型有些欣赏不了,觉得很别扭,也许是审美差异吧。F1是FG车型中的亮点,也是极品,线条流畅,卧式避震器结构,配置奢华,可惜的是场地受限制,不过静态展示也很漂亮,哈哈! ![]() ![]() ![]() ![]() ![]() ![]() ![]() 2.悬挂系统:FG的悬挂比较老套,调整范围不大,后轮束角通过调整后下A臂螺丝实现,既麻烦且不准确。两驱车型采用8根金属避震器,四驱采用四根。A臂设计很厚实,材质也不错。前后轮都有防倾杆安装孔位,后轮为标配,但结构设计有些简陋,前后避震器支架有多孔位安装选择。 3.传动系统:这也是我的FG到手后最早出问题的地方。整个齿轮变速构件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安装在发动机离合器罩上面,后部分有差速座安装在底盘上,两部分只有一个点连接,而且发动机底座是自攻螺丝固定,很容易造成移位,这样变速小齿轮和差速大齿的间隙就没有保障造成扫齿,这个设计很让人头疼,这也就是FG扫齿的原因。解决办法只有更换发动机金属底座,或者升级EM的整体变速构架(也是我的决绝方案)。新款四驱在这里有些改进,但还是采用那个拉接方式,感觉仍然心里没底。差速采用传统的四伞齿结构,简单耐用可靠。FG的四驱方式让人感觉有些鸡肋(不知是标新立异还是忽悠),采用正齿皮带方式,在底盘安装有皮带导槽。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四驱方式是将就两驱而设计的,这样做既可以很快的推出新产品占有市场,又可以节省费用(呵呵,一家之言)。四驱和两驱在悬挂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前A臂为四驱有些改变。前后转向杯都预留有轮边碟刹安装孔位。刹车采用传统的两碟片轴刹。FG的轮胎采用海绵内胆,外皮粘接方式,且需要自己粘,粘的时候别忘了在轮毂上面钻孔通气。轮胎结合器为四边形,6mm防滑螺母锁紧,这点设计有些太小气了。 EM整体变速构架 ![]() ![]() 4.转向系统及其它:FG的转向采用左右对称拉杆推拉方式,柱状凹凸轮弹簧压紧缓冲。设备板有三个舵机孔位,中间位转向舵机,右面为油门刹车舵机,左面为接收机仓或备用舵机位,电池为一字外置悬挂式(这样的设计有些让人没法接受)。四驱的设备板和两驱基本一样,只是略带上扬角度(便于底盘皮带槽通过)。底盘为5mm铝合金,材质还不错,全车塑料件也相当结实耐用。底盘侧板采用了2MM铝合金镂空设计加以保护,发动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没有隔离罩保护,这是有些危险的。四驱的差速驱动支架有外壳保护,早期两驱车型没有,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总之,FG的整体风格粗狂大气,是个中规中矩的车型,缺点不少,但毕竟是个老牌子,质量很不错,零部件比较耐用。但在今天汽油车百花齐放的时刻,显得有些老套和落伍了。 个人一点拙见,纯属玩家感受,欢迎指正!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