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大疆发布首款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30(以下简称“FC30”),已在青海、西藏、四川、贵州、安徽黄山等地形、气象较为复杂的山区,及南京、天津等岸基运输场景进行了试点应用,完成数千架次的经营物资、生活物资、光伏面板、基建材料、应急物资等的运输作业,产品的综合性和应用价值得到了有效验证。 黄山:旅游旺季日均15-20吨物资上山 “缆车+人力”运输仍有较大缺口 “黄山归来不看岳”,作为山岳型景区典型代表的“黄山”,其地貌集奇险、雄伟、陡峭、秀丽于一身。由于地形限制,黄山景区物资运输成了一大难题。黄山景区开发公司物资运输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黄山景区面临着传统运输方式运力不足、劳动强度大且运输能力难以持续增长等问题,加之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逐步复苏,运输瓶颈逐步凸显。每年4月到11月旅游旺季时,日均物资运输量(不含工程物资运输)可达15-20吨,12月到次年3月旅游淡季物资运输需求最多也将近10吨。据悉,黄山风景区目前主要运输物资分为两大块,上行物资补给以米、水、油、面、布草为主;下行运输主要以布草、垃圾运输为主,物资运输需求方主要为山上的酒店住所。人货分离、自动航线 运载无人机单机单日最大运输量超2000斤 运输需求变大,人数变少,对运输公司来说,运输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迫切趋势。为解决日益增加的物资运输量和逐年缩减的物资运输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黄山景区也在积极谋划破局之策。除不断提升肩运员福利待遇、开辟新的运输通道,近年来,景区也积极利用机械设备以减轻人力运输的负担。据了解,景区曾尝试用“攀山侠”机器人、电力单轨运输等方式进行物资运输,但攀山侠设备体积较大、须利用游步道运行。电力单轨需要另行建设轨道,均无法成为目前黄山景区物资运输的最优解。 为有效解决黄山风景区的运输难题,自今年5月起,黄山风景区联合DJI大疆开始进行无人机运输常态化试点工作,目前已形成了显著运力,有效缓解了黄山风景区山上山下物资运输压力。据统计,截至目前,无人机共运输19.315万余斤,其中双机吊挂单日最大运输量突破4000斤,单机单日最大运输量超2000斤,包含肉类、蔬菜等鲜活物资、矿泉水、大米,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物资,都能通过无人机进行运输作业,基本涵盖了景区日常经营物资种类需求。 黄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高精度航线规划,大疆运载无人机于黄山风景区指定范围内进行重复作业飞行,并从起飞到降落进行全流程管。为了安全等需要,运输航线会避开游览区域和珍贵树种、水库等区域,最大程度保障安全运行。 突破地形、天气限制 大疆运载无人机有效缓解山地运输压力 黄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对此也表示,此前,大疆自动机场和大疆行业无人机已经落地黄山,在黄山景区内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搜寻等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进行研究试用。从运输角度而言,黄山景区通过运载无人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补充和配合,逐渐从以人力为主力挑运向人机互补转变,缓解景区运输压力。从长远来看,随着大疆运载无人机的进一步本土化应用,对于黄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山岳地形物资运送、应急空中救援”等工作提供了科技赋能。 专家:无人机运输将率先在低风险场景开展应用 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低空经济业态众多,其中最具社会价值和带动作用的业态是低空运输,包括货物和人员运输。当前,载货运输的发展成熟度优先于载人运输,在低空经济发展初期有效推动了低空运输的监管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基础设施等体系的完善,是低空经济向载货、载人运输全场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航系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无人驾驶航空运营管理和技术标准研究的刘洋表示,无人机运输是物流产业升级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低碳发展、统筹各地区物流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政策来看,《“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均提到了推动发展无人机物流运输。 刘洋介绍,民航局对无人机的监管思路是面向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过去几年通过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试运行企业的管理经验,基本形成了对低风险无人机物流配送场景的管理方法,因此无人机运输会率先在人口稀少地区、较低起飞重量等低风险场景开展应用。无人机在偏远地区应用,快速补充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运输能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完善配套体系,以获取更多市场认可。 |
广告投放|联系我们|手机|投稿|Archiver|About us|Advertise|遥控迷模型网|RCFans ( 粤ICP备10210518号-1 )
版权所有 RCFans.com ©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