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越前上摆臂安装孔位
电越前上摆臂有两个安装孔位,摆臂装到这两个孔上,车辆特性会有什么变化?求大佬解惑http://image.rcfans.com/pic/20210914/1631621590725528_681.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jAwNzIxL29zc18xNTk1MzM4ODExNTY2XzIzMl8xMThfMzI2LnBuZw==,t_50,g_se,x_20,y_20
怎么只有两个,竞技车架这里都是一坨孔位。 zchong 发表于 2021-09-14 20:22
怎么只有两个,竞技车架这里都是一坨孔位。
那应该是因为我这是入门娱乐车吧https://app.rcfans.com/public/emotion/face_042.png是不是装高点的孔位车辆稳定性好点? niuxiaogeng 发表于 2021-09-14 20:34
那应该是因为我这是入门娱乐车吧是不是装高点的孔位车辆稳定性好点?
野跑没区别,下场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再说吧 在拉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调整倾角。 可以快速改变静态camber角,也会改变连杆组合的特性,比如动态camber角,bump steering特性。具体要看设计。
以上来自eb48的说明书。
非竞赛,我觉得不会有明显的不同感受。 晓阳的幸福明天 发表于 2021-09-14 22:34
可以快速改变静态camber角,也会改变连杆组合的特性,比如动态camber角,bump steering特性。具体要看设计。
以上来自eb48的说明书。
非竞赛,我觉得不会有明显的不同感受。
谢谢大佬https://app.rcfans.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rcfans.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rcfans.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这个跟改camber没关系,camber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换了孔位都要从新调的。
这个孔是调整滚动中心(rc)的,(感谢@jasonisdq指出,这里说反了)靠上的孔位对应是滚动中心更低,悬挂的滚动硬度越小。意味着转向的支撑更多的由弹簧提供而非悬挂几何的拉杆和摆臂提供。那么重心转移的更多部分由弹簧而非摆臂拉杆等硬质材料传递,那么重心转移的速度也就变慢了。那么结果就是入弯初始抓地力随之降低,但是弯中和出弯的抓地力转换更平滑,不至于突然甩尾或者入弯很快但是弯中推头。手感会由贼变成顺。
比如,如果你的车尾在出弯的时候甩起来了,说明入弯时初始抓地力很高(重心立即转移到外侧)但是之后地面抓地力不足导致弯心和出弯不足以支持车尾寻迹导致甩尾,那么可以尝试降低车尾的滚动中心来进行弯心重心转移的平滑调整来予以抑制甩尾。
反之如果地面抓地力极高,则可以升高滚动中心使重心转移更迅速,让车辆充分利用额外的抓地力变得更敏捷。 开鸟撞飞机 发表于 2021-09-15 00:19
这个跟改camber没关系,camber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换了孔位都要从新调的。
这个孔是调整滚动中心的,靠下的孔位对应是滚动中心更低,悬挂的滚动硬度越小,同时避震下压的时候camber角度变化也就越大。意味着转向的支撑更多的由弹簧提供而非悬挂几何的拉杆和摆臂提供。那么重心转移的更多部分由弹簧而非摆臂拉杆等硬质材料传递,那么重心转移的速度也就变慢了。那么结果就是入弯初始抓地力随之降低,但是弯中和出弯的抓地力转换更平滑,不至于突然甩尾或者入弯很快但是弯中推头。手感会由贼变成顺。
比如,如果你的车尾在出弯的时候甩起来了,说明入弯时初始抓地力很高但是地面抓地力不足导致弯心和出弯不足以支持车尾寻迹导致甩尾,那么可以尝试降低车尾的滚动中心来进行弯心重心转移的平滑调整来予以抑制甩尾。
应该是靠上的孔位对应更低的滚动中心(更大的滚动效果) 额,球头车上A臂不应该是臂码来调节的吗?
页:
[1]
2